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中职服装结构课程与产业对接的探究

2017-12-30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作者:谢一
  [摘 要] 我国中职服装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给企业及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但是我国目前的中职服装专业教育水平尚未达到服装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优化中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与产业实现完美的无缝对接,培养出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是讨论的意义所在。
  [关 键 词] 中职课程;服装结构;产业对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3-0012-01
  服装结构设计是一种将艺术性与技术性高度统一的技术。它所强调和体现的是再创造、再设计,也是实现设计师设计思想的有效手段。换而言之,服结构设计就是从二维的设计图纸到三维产品转变的核心。在中职服装院校的服装专业中,结构课程的设置理应培养学生对款式设计及产品审美的准确把控与诠释,能够传递出图纸的信息。如此,结合当下课程设计的不足,根据服装材料特性、工艺特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一)中职服装专业人才缺失
  众所周知,伴随着互联网社会的迅猛发展,与以往相比,服装市场的消费周期明显被缩短,而且在价格方面,市场的竞争已经饱和,企业的竞争力不得不转向品牌和综合实力方向。但是,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仅仅是学历达到了标准,而相应的实践能力却远远达不到用人单位所需,加上技术水平较低,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情况下,不少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就直接上岗了。长此以往就导致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缺失,而中职院校服装专业成了众多企业关心的焦点。
  (二)相关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错位
  当下,服装结构课程的设置存在的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其课程内容的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具体体现在,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内容部分已经过时,,学生仅仅是学习入门,却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更大收获,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此外,很多教师缺少服装产业相关的实践经验,授课方式简单,故而也难以培养出具备较高实操水平的学生,如此导致学生只是通过简单的培训也难以与企业的需求实现匹配,难以胜任服装样板设计师的岗位。
  (三)课程与产业对接的必要性
  以上可见,中国的服装教育与岗位需求长期脱节就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故而,人才的短缺,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导致中国人才竞争市场的畸形发展。所以说,只有在调整优化服装专业课程的设置,创新改变其方法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要想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遵循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特殊性与规律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产业的无缝对接。
  二、实现中职服装结构课程与产业无缝对接的策略
  (一)革新专业建设,开拓教育思路
  要想为社会培养出优秀人才,中職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则需要从侧重理论教学思想中抽身出来,重点关注专业课程实践教育,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根据当下社会经济与服装产业的发展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力争实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借助服装行业的优势,重新布局服装结构课程,加大教学的精力投入。
  (二)创新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过程
  对于人才的培养而言,理论教育是基础,实践教育才是核心与关键。学生在学校内也是希望能够学到一技之长,进而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故而他们需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与实践技能。如此一来,学校在教学环节中就需要重视实践过程,采用组合的方式,集中安排合适的实践教学与规划。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则需要注意结构知识的交叉性、互补性、渗透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提升设计能力、模仿运用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注重层次布局
  由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从事的岗位多半是贴近实际、生产、市场等场景化的环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也是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临场应变以及实景操作能力。比如,借助不同的情景制定教学内容就可以将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要点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平面结构与立体形态之间转换的把控能力;再者,借助工艺制作,学生可以从服装成品的形态中感知其舒适度,进而精准把控结构设计的规律与尺度。
  (四)加强师资建设,重视关联产业
  在众多职教中,多数教师精通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实操经验,这也是影响教学水平的关键。故而,学校理应适当地安排教师去生产一线体验工作,并积极考取相关的专业证书,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多多接触当下的流行元素,关注现代社会服装产业的发展动态,以便为学生提供更新的教学信息。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服装设计课程与其他专业的关联性,鼓励学生多去思考与探究,学会触类旁通,丰富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职服装结构课程与产业的无缝对接,核心的环节就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去不断创新与提升教学理念与水平,也需要学生不断地深入实践,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红晓,臧柏荣,陈丽.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浅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5):89-90.
  [2]周荣梅.服装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的服装纸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4(2):7-8.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