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贝贝
[摘 要] 基础會计在会计专业所有学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学科,但课程内容过于抽象,不易于学生掌握。所以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将当前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
[关 键 词] 教学目标;基础会计;教学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3-0030-01
基础会计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所有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但中职学生通常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顺利理解知识,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而且很多中职教师在教学中依然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容器,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要想激发学生学习会计课程的兴趣,只有将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展生活化教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
最早提出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是陶行知先生,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抽象的教育理论转变为生活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产生必然联系。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后不能顺利升入高中的学生,他们还没有过多接触社会,因此在学习会计知识时会感到非常困难,不易于理解知识。但会计是学生的专业,,取之于生活,也必然会回归到生活。中职学生学习会计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实用,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做到生活化与实用化。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开展生活化教学,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必然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基础会计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一)制订生活化教学目标
生活化教学目标就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当前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年龄特点,制订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目标,以使学生尽快融入生活中,早日适应社会生活。
当前中职基础会计教材应用高教版第四版,其中对教学目标虽有明确的规定,但这样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形式化现象严重,不能针对学生开展实用性的引导,因此这样的教学目标不具有实用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深入研究学生认知规律与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明确生活化教学目标,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同时也方便教师操作。
(二)应用生活化教学组织形式
成功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具备一个好的开端,才能为整节课奠定基础,教学情境中的知识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喜欢或是熟悉的情境设计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好奇,在课堂上就能感觉到会计课十分亲切,从而拉近课堂教学和生活教学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实际教育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又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提出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学习的知识,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中职会计教学中学生很难接触到业务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找到生活中与会计相关的内容,带领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会计知识。会计学内容离不开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形成高水平的职业道德,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好准备,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
三、生活化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一)应用多种生活化情境,与教材要求相一致
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包括教具、多媒体课件、游戏、表演等。在寻找素材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事物为主,将抽象的、不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常见的生活内容,彰显生活特点。
(二)青年教师要重视做好积累工作,学校对生活化教学也需给予大力支持
开展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人生经验,而年轻教师刚刚进入社会,人生经验较少,因此年轻教师日常要做好积累工作,利用课外时间参加企业实践活动,要求学校给予一定的支持。
(三)不能为了实现生活化教学而生活化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在选择生活素材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为生活化而生活化的现象。有的生活化程度过大,创设的教学情境过于花哨,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还需加强自身体验,认真反思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来源于生活,但同时也需回归生活。在中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重视应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将当前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志英.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
[2]陈清珠.现代基础会计理论与教学方法分析:评基础会计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