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辅导员成长模拟工作室探索与实践

2018-01-04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作者:孙宏斌
  [摘 要] 辅导员成长模拟工作室的创建是为适应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而探索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载体,旨在通过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整合,为辅导员搭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的交流平台,构建辅导员之间共同探索工作方法、共享经验成果、互帮互学、互动互助的工作机制,使其成为辅导员学习、成长、发展之家。
  [关 键 词] 辅导员成长;模拟工作室;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4-0014-02
  一、辅导员成长模拟工作室建设的背景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当今社会,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演化等均在不断变化。这就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功能与职责定位、专业知识结构、职业技能结构、发展方向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将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
  (一)基于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要求
  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第一次从政策层面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的概念。根据教育部和省委高教工委的有关要求,2014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
  (二)基于学院二次创业的发展需要
  2014年8月,该院对管理机制实行了全面改革,形成了学科专业学院制、学生工作书院(社区)制的组织架构。学院学工系统确立了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学生发展负责的工作理念和融教育、管理、服务、发展于一体的工作模式。
  2015年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变革意义的修订。确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地把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考评纳入其中,从而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实现了无缝对接,这些工作主要由学生工作系统完成。这对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基于民办高等教育选择性的需求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纲要》中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即“两个重要思想[1]。这句话实际上点出了民办教育就是选择性教育,选择性教育要有优质的资源可供选择,建立辅导员成长模拟工作室也反映了我们遵循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对教育资源的选择性。目前,该院按照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把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分为8个专业方向,组建了8个专业团队和若干个辅导员工作室,目的是扩大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化发展的选择面,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工作室的辅导员进行交流。
  二、辅导员成长模拟工作室的主题和理念
  (一)辅导员成长模拟工作室的主题
  辅导员成长模拟工作室立足实际,从培养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出发,通过辅导员模拟工作室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贴近性。通过实践探索使其成为辅导员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的“孵化器”。
  (二)辅导员成长模拟工作室的理念
  辅导员模拟工作室以关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需求为核心价值,聚焦专业方向,塑造特色工作,理论与实践结合,系统培养与项目攻关相结合,为辅导员搭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构建辅导员之间共同探索工作方法、共享经验成果、学生互助的工作机制,使其成为辅导员学习、成长、发展之家。同时,积极践行为学生成才负责,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新途径
  三、辅导员成长模拟工作室的定位、开展工作的途径和开展工作的方法
  (一)工作室的定位
  辅导员专业团队建设目标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理念;创新大学生管理模式;促进辅导员走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
  辅导员专业团队侧重于理论性的研究和探讨,需要用专业化来探索。探索是具有方向性、指向性的。主要研究和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最前沿的、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和新动向以及实现工作的基本途径,为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成员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优质培训,搭建良好的研究、学习和交流平台,拓展其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使其理论水平得到提升、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辅导员工作室是在基于辅导员团队的理论探索基础之上,面向学生、面向基层的一线工作阵地,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也是开展学生工作的教师社团组织。它始终围绕学生工作这个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活动,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心贴心、一对一跟踪式的咨询、解惑、指导、帮助、培训、生活导航等全面服务。同时,也为朋辈辅导员、教师,为学生社团和学生干部提供各种培训和服务,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搭建平台[2]。
  (二)模拟工作室的运行
  辅导员专业团队为工作室提供理论指导,工作室为团队提供实践支撑,他们按照各自的职责、任务、性质和工作内容分别在不同层面上开展工作,两者相互配合、协作、支撑,共同为学生中心工作服务。
  (三)工作室开展工作的方法
  一是工作室是基于团队的理论,把团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工作的理念,把工作的理念落实到工作方法和实现途径中,作为实践、演绎的工作平台。二是工作室内部要结合工作室的定位和目标,不斷地拓展工作室开展工作的内容、范围、途径和阵地。工作室开展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团队的吸引力为学生在黑暗的夜空中点一盏最亮的灯,通过特色活动和成功案例,把所有需求者吸引到工作室来。
  四、辅导员成长模拟工作室建设的初步设想
  (一)采用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引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