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执业资格考试的变革对护理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8-01-06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作者:李敏,徐慧兰,彭芳
  [摘 要] 目的:探讨我国实施护士执业格考试以来发生的变革对护理职业教育的启示。方法:收集1994年到2016年之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分析考试的资格审核、考试内容、形式、合格分数线等方面的改变其对护理职业教育的影响。结果:发现20多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认为可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并且在信息化平台基础上强化培训辅导等多方面着手应对考试的变革,进一步巩固基础和综合能力,提升考试通过率。
  [关 键 词] 执业资格考试;护理;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4-0046-02
  1993年3月26日当时的卫生部(即现在的卫计委)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申请护士执业者必须通过卫生部统一执业考试。199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1994年6月26日组织了护士执业考试试点[1]。此后,在我国从事护理工作需通过国家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后通过注册取得护士执照,也只有具有执照的护士即注册护士才能独立从事护理岗位的工作[2]。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第一次推行护士执业考试到现在经历了20多年的历史,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发生了一些变革,从而对护理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变革
  (一)资格审核
  1993年以前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资格是由行政主管部门审核认定,1994年之后必须经过执业资格考试合格才能注册执业,并且在考试资格审核规定: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从此使得护士的准入制度走向了法制时代。并且,近几年来,资格审核非常严格,护理专业在校生是以学生在教育厅注册的学籍号为准,并且是当年能够顺利毕业的学生才允许参加考试。
  (二)考试内容
  自从1995年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以来,我国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具体变化如下:1997年以后增加了护理程序的内容,2003年以前考试内容分为5个科目:内、外、妇、儿科和基础护理学,分2个半天考试。2003-2010年与初级(士)资格考试合并后的考试分为4个科目: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前面3科目考试内容融合了内、外、妇、儿科护理的知识,专业实践能力测试的是护理学基础知识,分2天进行考试[3][4]。2011年开始只单独考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分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科,内容除了以前考试包括的内容外,还有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法律、中医护理、医学基础知识、生命发展保健和精神科护理学内容。考试系统随机抽取的考试题目组合不同,侧重点稍有差异,考核要求学生每一部分都要复习扎实到位。从2016年的考试内容来看,更侧重临床护理基础知识、技能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核,有了进一步深度的变革。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纸笔考试的形式,1995年到2015年之间21年执行的是传统的纸笔考试。第二阶段是2016年开始实行人机对话考试试点的形式,即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首次在北京、吉林、上海、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新疆兵团等九个考区实行开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人机对话考试试点工作;考试进程设置是单向性,每一科目考试内容分为若干模块,例如在进行“专业知识”科目的单选题测试过程中,考生是可以随时查看、修改此题型内任何一题的答案,而一旦完成确认后,进入新的题型时,如结束单选题进入不定项选择题,考生将不能退回到前一测试题型。在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科目考试案例分析题时,只有完成前一个问题才能看到下一问题,进入下一问题后不能对前面问题的作答进行查看和修改,这一点和美国的注册护士考试相似。2016年试行计算机标准化考试以来,考试难度较之前加大。
  (四)考试时间
  2003年之前是考试1天2科,2003-2010年是考试2天4科,2011年之后改為考试1天,2016年实行机考试点区域考试时间分为1天考试4批,每名考生考一个批次,每一批考试分为两场即分两个科目进行考试,每场考试100分钟,中间休息45分钟。具体考试日期,则自从开展考试以来都是在5月中下旬考试。全国每年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五)合格分数线
  2011年以前每科以60分合格,2011年以后具体分数线见下表,一次全部通过为合格[5]。
  2011-2016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分数线的比较
  *注:2011-2015年每科满分120分,2016年采取标准分形式,各科目分数范围在220~380分之间,考试采取统一的标准分合格线。
  二、对护理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紧扣不断深化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在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设置上体现专业课程学习与护理执业资格证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以工作过程本位进行完善[5],实现多方面的相融、内化、深化。调整增加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临床课程综合训练的课时数,以适应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综合分析判断以及应对措施等考试变化,做到课证相融,教学相长,保持并提升高通过率。此外,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设计、扩大实践教学课时数,持续优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严格按照医学教育规律设置临床实习大纲,与实习医院合作完善实习培养方案,让学生能够按照护理职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实习,不仅是时间上至少符合8个月的临床实习标准,更要保障学生切实提升综合素质和技能。
  (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夯实医学基础知识,注重实践技能培养,引用先进教学手段,,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分析课程属性、课程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技能训练、小组讨论、ISAS(信息检索与分析技能)教学、PBL(基于问题学习)教学、网络空间远程直播教学等。另外在护理教育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使教学生动形象,学生乐于学习并且善于分析问题并学会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职业价值观[6]。
  (三)在信息化平台基础上强化培训辅导
  人机对话考试的形式,促使考前培训辅导不断变革。考前强化培训辅导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照考试大纲回顾复习各科知识点,强调重点,狠抓基础,全面梳理相关知识;第二阶段,实施模拟,在信息化平台基础上进行训练,模拟考试情景,发现知识漏洞及薄弱环节加以强化,进一步巩固基础和综合能力。
  总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从事护理工作前必须通过的国家考试,实施考试以来无论从资格审核、考试内容、形式、合格分数线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革。因此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并且在信息化平台基础上强化培训辅导,多方面着手,提升考试通过率。
  参考文献:
  [1]凌玉.我国护士执业考试的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7(6):42-44.
  [2]秦彦荣,靳燕芬,张楠.护士执业考试能力培训与效果[J].护理研究,2008,22(25):2340.
  [3]李敏,贺丽春,彭芳.中美护士执照考试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8):137-138,140.
  [4]唐鲁,姜安丽.中美注册护士考试大纲的比较与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6-58.
  [5]王川.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5,28(36):21-26.
  [6]阮洪,吴隽彦,刘敏,等.高等职业院校护理教师对实施护理职业价值观教育感受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3):23-26.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