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析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浅谈投标报价的分析方法
天然气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几大环节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 一大批以天然气为原料、燃料的项目即将建设。为了向这些项目提供充足的原料和燃料, 西南油气田的产能建设和管网改造项目也进入一个快速上马的阶段。面对目前新建、扩建项目多、施工周期短、建设管理程序多、从事项目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的局面,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质量,确
保工程建成后平稳、安全运行, 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勘察设计质量
对工程建设来说, 设计先行, 设计是基础, 勘察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1. 加强勘察质量管理
地勘资料的质量要求是: 线路工程应将土质成分、岩石类别, 地下构筑物,大、中、小型河流穿越、公路穿越、铁路穿越的等级、宽度以及线路两侧的建筑物按设计要求取全、取准, 同时对工程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勘查布孔的位置及数量应严格按照岩土勘察设计要求进行, 大型穿跨越的勘察方案应组织相关专家审核后实施, 确保勘察方案合理,勘查报告真实。对于站场总图部分的勘察, 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应对拟建的工程在现场联合办公, 初步拟定出重要设备和建、构筑物位置, 然后针对该位置进行详细勘察, 取全取准勘察资料, 以便设计人员对相关基础进行优化设计。
2. 加强设计审查,严把设计质量关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应加强总结, 找出设计人员容易犯错的地方, 对于专业与专业之间结合部位要加强设计审查力度, 加强电气和防雷接地方面的设计审查, 设计的数量和规格必须附计算依据,设计中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必须满足设计规范和现有国内外制造水平, 减少错、漏、缺、碰、质量过剩等现象发生。加强对概算的审查, 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将概算中容易漏项的措施费单列, 以保证工程投资的合理性, 同时对设计单位建立质量跟踪记录, 对因设计原因造成损失的要加大惩罚力度。
3. 加强设计现场服务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特点, 设计单位应派相应专业设计人员进驻施工现场配合施工, 及时解决因设计漏项或设计考虑欠妥出现的问题。对施工图设计变更, 设计单位驻现场代表应签发正式书面
修改通知单, 以保证施工变更符合设计要求, 从而确保变更质量。
二、物资质量
工程建设所需的任何一种物资出了质量问题,都势必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
1. 加强物资技术规格书审查
根据设计规范的相关标准, 组织相关专家( 技术人员) 对所采购的物资的技术规格书进行认真审查。特别是要对物资的材质要求、加工制造标准、关键的技术参数( 压力等级、规格、热负荷、扬程等) 进行认真确认, 确定一种既经济, 又安全的技术路线;对于高酸性环境中使用的物资, 除审查通用性标准外, 还应对材料的硬度、化学成分、碳当量、力学性能、晶粒度等级、偏析度、夹杂物、材料和焊缝的HIC、SSC 评定、热处理方式等各个细节认真确认并结合国内冶炼技术水平, 确定最终的技术指标,以确保技术条款安全可靠和可行。
2.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
在技术路线、技术参数确定后, 制造厂应严格按照合同和技术协议执行。对于关键设备、大口径管线与管件, 项目部应派专业监理工程师按照技术协议和相关标准驻厂监造。对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原材料的质量证明、化学成分、各种技术指标、焊接无损探伤、热处理等环节) 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确保制造过程中各环节质量处于控制之中, 且须由监理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出厂。
3. 加强物资验收工作
在关键设备、材料具备出厂条件前, 要根据合同和技术协议、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到制造厂进行验收。决不允许不合格产品或未经技术监督部门验收的产品进入施工现场。随着高酸性气田的开发,物资验收应从原来的外观几何尺寸、三证以及硬度值等方面检查转变为全方位的检查, 应充分利用光谱分析仪或实验室对物资的化学成分、晶相组织进行分析, 避免因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超标, 造成H2S 腐蚀应力开裂,酿成重大质量事故。
4. 加强物资仓储管理
高酸性气田使用的物资经验收合格后, 必须按规定对其标注明显清晰的标识, 建立台账, 分类堆放,不得混淆和损坏。各施工单位、物资管理单位应建立一套物资收发登记制度, 施工单位现场技术负责人要对领用物资的使用地点进行核实, 严防错领错用。
三、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若未按设计或施工技术规范施工, 都有可能形成质量隐患, 最终造成安全事故。
1. 加强施工各环节的管理
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控制, 任 何一个细节质量出了问题, 都有可能造成事故。因此任何施工项目中标后, 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招标文件质量要求确定工程总体质量目标, 然后层层分解并确定各工序的质量目标, 落实达到质量目标的责任人。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抓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 特别是检查施工机具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过程是否严格
按照设计标准和相关施工标准进行。同时抓好各工序的交接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 一方面要抓好施工本身质量,另一方面也要抓好工程资料的质量, 特别是隐蔽工程资料。项目管理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度应根据设计及相关规范, 结合工程具体情况, 对每一项工序、每个单项工程的质量控制都要制定具体的标准和措施,并且与负责实施的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使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掌握施工程序和技术要求。同时监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技术要求的学习, 从而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现场代表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抽查, 检查施工单位质量控制的原始记录,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理
原则上所有工程建设均需要监理。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制定详细的监理实施细则, 要对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理人员进行设计、施工规范培训, 配备必要的监理工具和设备, 对每个工序所涉及到质量指标都要进行抽查, 对重点部位进行旁站监理, 对关键数据进行测试( 防腐层的各项指标、阴极保护各种参数, 接地电阻等数据) , 确保施工质量处于受控之中。同时要加强对监理记录的检查, 以促进监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3. 加强焊接质量的控制
在组焊前, 各单位应严格按批准的焊接工艺指导书, 组织参建焊工进行焊接培训。特别是对新材料焊接和或采用新工艺焊接, 各单位应组织焊接人员根据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系统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检测单位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无损检测, 加强评片人员的管理, 提高评片质量。监理单位应100% 地对工程的X 光片进行复验, 确保焊口质量处于受控之中。检测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绘制单管图,以便清楚掌握各焊口质量。
四、项目管理
目前, 各项建设任务重、工期紧张、质量要求高, 而项目管理人员相对较少, 如何有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显得极为重要。为此,应加强以下方面工作。第一, 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项目管理的程序和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目的是让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程序办事, 避免走弯路, 节约时间。与此同时, 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 结合现场实际, 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 以便在现场处理各种问题、优化设计, 使现场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缩短建设工期, 同时节约投资。第二, 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交流和参观考察, 促进其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第三, 加强项目管理总结, 定期组织工程建设质量回访, 找出工程建设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 为以后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
五、结束语
项目建设质量控制的环节是多方面的, 只有根据各个环节的控制要素, 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注重质量控制的细节, 同时加强标准规范和项目管理的培训, 严格按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执行, 才能真正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红军,赵焕君.论天然气工程成本与质量平衡点控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
[2]纪铁林.天然气管网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J].中国质量,2009.
[3]黄军.PE管道燃气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控制环节[J].甘肃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