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工程技术教学教材建设释解

2014-04-04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热点导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析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浅谈投标报价的分析方法
工程技术教学教材建设释解
    档次追求的不当部分教师在编写教材时,往往过分追求所谓的“档次”,认为不管什么类型的教材都是越系统越全面越好,只有编写出这样的教材才能体现出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须知,教材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教材建设的目标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工程技术教育的教材建设,同样应该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并不是越专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应该符合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服务于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教材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档次追求应该与教材的类型相适宜。浮躁心理的影响由于受各种非教学因素的利益驱动,部分教师在教材建设上无视服务对象,忽视目标要求,或为了晋升职称,或为了经济利益,采取各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他们编写的教材,内容上东拼西凑、照抄照搬,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有的甚至错字连篇,前后使用的例证有矛盾,数据不吻合等。这种粗制滥造的教材不仅毫无质量可言,而且严重损害了学生利益,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3]。
    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的原则
    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迫切需要遵循工程技术教育规律,建设一套理念先进、表述准确、富有特色的优秀教材。工程技术教育的教材建设应该围绕其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要有利于开阔工程技术类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高工程技术类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工程技术类学生的能力。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定位准确,科学区分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要符合地方高校工科类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恰当把握其与研究型(衔接博士)、设计型(衔接硕士)等工程人才及技能型(高职)人才的区分度。(二)理论先进,贴近业界工程技术教育教材要融合先进的学术与技术成果,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需求,适应用人单位要求以及技术革新的需要。(三)三位一体,能力为重明确知识、能力、素质三项培养要求,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与“专业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方法能力”,以此为创新特色,全面融入、贯穿到教材构架和编写体系中去。(四)应用为本,强化实践在工程技术教育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充分吸收用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实践设计、工艺流程要求、人才基本素质要求等方面的意见,着力解决以往教材中应用型缺失、实践教学薄弱、与用人单位要求脱节,评价体系导向重理论、轻设计、缺实践等问题,解决对学生创新教育引导、创业实践训练与社会充分适应的问题。(五)统筹兼顾,整体优化编写时要加强顶层设计,以培养工程技术能力为主线,防止只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思考,做到系统考虑,整体构建教材体系,把握好课件、习题库、实践课题,合理设置教学、实践环节中的基础、拓展、复合应用之间的比例。
    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的策略
    (一)科学定位,脚踏实地工程技术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材建设的特点。一些地方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生素质与着重培养工程学术型人才的重点高校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地方工科院校编写教材要充分考虑教材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切勿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事实上,工程技术教育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材,教材建设必须有明确的使用对象。随着人才素质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向发展,个性化教育越来越突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选用与之相应的不同风格的教材[4]。地方工科院校的教材建设要科学定位、脚踏实地,努力推出适合自身教学特点的系列高质量精品教材。(二)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材学校和企业要深化合作,成立校企教材建设委员会,共同开展教材的开发与建设。第一,要充分运用企业紧贴社会、紧贴市场的优势,把最新的技术信息和科研成果引入教材,避免书本知识和工作实际脱节,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和针对性。要组织培训生产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教材建设。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更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组织技术人员参与教材建设,可以使教材建设更贴近市场的需求,且能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教材组成,合理分配理论内容和实践环节的比例,从而培养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5]。第二,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强、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的优势,把社会的最新发展和人才的规格要求固化为教学内容,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校企教材建设委员会是学校和企业强化教材建设合作的纽带,是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适应市场和企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三)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控制度为鼓励广大教师编写优秀教材,营造有利于优秀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政策环境,开展教材质量评估是十分必要的。教材质量评估对教材建设能起到很好的监督和反馈作用。教材质量评估,不仅要监测其能否全面反映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还要看使用者是否满意。因此,应制定一系列教材质量监控制度以提升教材建设质量,完善由学科专家、一线优秀教师、工程技术专家(企业高级工程师)、高年级优秀学生、毕业生代表甚至家长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出版立项审核和教材评优机制,形成教材建设优胜劣汰的良性发展趋势,建立起优秀教材不断推陈出新的政策导向。(四)设立教材建设基金,激励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设立教材建设基金是教材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地方工科院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专业方向、专业设置以及课程设置不尽相同,所需的教材种类繁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那些使用数量少,经济效益不高的专业课教材,存在出版难的问题。有必要设立教材建设基金,用于资助此类优秀教材的出版发行。地方工科院校可从教育经费中拨专款设立教材建设基金,主要用于主编教材的资料收集、出版补贴、审稿、精品教材评选以及开展教材研究等方面,以此作为激励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五)提升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的政府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教材建设的全局规划和顶层设计。目前,工程技术岗位群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单一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条件很难满足整个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的要求,也不易体现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的特色。此外,教材建设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这也会增加教材建设的难度。如果每个学校都只根据自身需要编写教材,必然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6]。为了保证教材建设的质量,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成立由政府职能部门、教育界、用人单位组成的教材建设委员会,统筹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做好工程技术教育教材建设的全局安排、科学规划、资源调配等工作,从整体上推动教材建设健康、迅速、高质量地发展。总之,教材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体现。地方工科院校的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教材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教材建设作为教学过程的基本建设抓紧、抓好,不断提高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