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其保护治理对策

2014-04-13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及其保护治理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农村地区水环境现状,分析了我市农村水环境存在问题,即常被人们忽视的水土流失,旱涝灾害,血吸虫流行区疫水对水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同时提出了保护农村水环境、改善农村水环境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村水污染的治理、积极改善农村的水环境。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 污染 存在问题 对策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我市总计有乡镇211个,村民委员会3165个,乡村户数129.6万户,乡村人口达511.5万人。水既是生命之源,又是农业之本。然而,近几年来,农村水环境状况存在恶化趋势,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对粮食造成减产,影响粮食安全的国策,而且成为居住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生命与健康的“隐形杀手”。正如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以及水利部确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思路的要求,针对"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水土流失(即水多、水少、水脏、水浑)"这四大水利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直被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水环境日益恶化问题。警示人们:解决农村水环境恶化问题刻不容缓!
    1农村水环境状况 
    1.1自然条件
    ××市地处东经115°46′~117°44′、北纬29°17′~31°17′之间,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境内山、丘、岗、圩兼备,江河纵横,湖泊棋布;地貌总体征为西北高、东南低。××市长江沿岸历经多次地层构造运动,构成了典型的流水地形,境内湖泊棋布。江湖水面为1623.7km2,其中湖泊1147.2 km2,占70.6%;江河水面375.8km2,占23.1%,水库面积85.2km2,占5.24%。全境流域面积在300km2以上的江河有九条,即长江、皖河、二郎河、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罗昌河、华阳河。长江沿岸分布有华阳河湖群、武昌湖、破罡湖、菜子湖、白荡湖等主要湖泊,境内流域面积8791.76 km2。
    1.2水资源
    地表水是××市水资源的主体,主要由境内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组成。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总量为 97.77亿m3,其中山区46.32亿m3,占47.38%;丘陵区 29.4亿m3,占30.08%;圩畈区22.04亿m3,占22.54%;多年平均径流深山区789mm,丘陵区500~558mm,圩畈区 410~490mm。各保证率的地表水资源分别为50%年份为 91.13亿m3,75%年份为68.88亿m3,95%年份为44.25亿m3。全市需水量25.3亿m3,其中农业用水21.5亿m3,占85%;工业用水2.5亿m3,占10%;人口用水1.3亿m3,占5%。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00m3,耕地面积亩均占有量为2322m3,高于全国平均数。
    1.3水质
    全市有五县(市)一郊与长江比邻,干流水质总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城(镇)区岸边附近存在一定范围的污染带;各县(市)区主要水系如华阳河流域的二郎河、华阳河、龙感湖等;皖河流域的长河、花凉亭水库等;菜子湖流域的龙眠河、境主庙水库等水质总体良好,一般为国标中的Ⅱ、Ⅲ类水;部分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城镇生活饮用水标准基本上达到国家标准。据地质部门的初步调查,全市年平均地下水储量约20亿m3左右,可开采量约6亿m3;由于境内地质构造有利于地下水的贮存,通过对106km2范围的勘探,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质较好。
    然而我市农业人口居多,由于种种原因对农村水环境问题一直不够重视,农村水环境状况存在恶化趋势,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直接威胁着居住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的身体健康。 
    2  农村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镇企业的污水排放、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农村面源污染、迅速发展起来的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以及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乱排乱堆等对水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已众所周知,但水土流失,旱涝灾害,血吸虫流行区疫水对水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却常被忽视或仍鲜为人知。
    2.1水土流失与水环境恶化关系密切
    水土流失是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水土流失与非点源污染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共生现象。所谓非点污染源为没有确定空间位置的污染源,也叫面源。非点污染源分散、范围大、难于监测和控制,具有不能用排放标准来衡量的特点。非点污染源的载体主要集中在地表径流,污染物质主要是氮、磷等营养物质和农药。
    我市年度降水资源充沛(年降雨量在1300-1550mm之间),年际间分配不均,地表质地松散、易风化,再加上人为不合理的活动,水土流失严重(正常年份每年流失土壤2000万m3以上)。我市水土流失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坡耕地(全市142.5万亩)、开发建设项目、森林覆盖率低的山场。农业的发展及维持要求不断向土地投入化肥农药,其结果污染了土地并通过水土流失将污染物输入各类水体,造成了土壤有机质的迅速下降、土壤结构的破坏以及肥力的普遍衰减。
    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直接影响水环境的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主要集中在:①侵蚀泥沙本身就是非点源污染物,造成江河湖泊泥沙淤积,水体浑浊,降低了江河湖泊的防洪泄洪功能;②侵蚀径流和泥沙携带大量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环境恶化;③由于侵蚀泥沙和所携带的化肥、农药、病菌等污染物的进入,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长。因此,水土流失不仅使得农业资源遭到破坏引起土壤退化,降低土地生产力,而且造成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和水质的恶化,已经成为当今农村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2血吸虫流行区水环境令人担忧
    据2003年底统计,××市血吸虫病流行区涉及七县(市、区)一郊的69个乡镇,流行村人口146.8万人,疫区面积503km2。全市共有5个为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分别为:××市郊区、怀宁县、望江县、宿松县、枞阳县。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地区的居民患病率2.55%,耕牛患病率3.36%左右。有2个达到传播控制的血吸虫病县(市),分别为:桐城市、潜山县。有1个达到传播阻断的血吸虫病县为:太湖县。
    据调查,2003年底我市疫区钉螺分布总面积约0.92亿m2,其中江湖洲滩钉螺分布总面积约0.87亿m2(含垸内水网区),内陆(山丘区)钉螺分布总面积约0.05亿m2。主要原因是:① 缺乏防治经费,难以开展有效的监测工作。一方面工程措施不能实施,另一方面化疗和灭螺药物难以保证,造成有的地区钉螺大幅度回升。②生态环境改变,加剧了血吸虫病传播。钉螺分布广,环境复杂;加上染源种类多,数量大,扩散严重,难以消灭。③ 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血防涉及很多部门,如农业、水利、林业、环境等,同时受生物、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④缺乏法律保证。我国血防工作主要是人治,血防工作取决于领导重视与否,缺乏法律保证。近几年来,随着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开展,将有一些洲垸重新变为有螺区。专家介绍说,人之所以会得血吸虫病,是由于生产或生活过程中皮肤接触疫水感染了血吸虫尾蚴,而尾蚴必须在有水的环境里才能从钉螺体内逸出并侵入人体。而我市血吸虫病的保虫宿主除人外,尚有多种哺乳动物,特别是耕牛为主要传染源。此外,洪水频发,江湖水面面积大幅扩大,使钉螺扩散。因此,在今后的5~10年中,全市钉螺面积将会大幅度回升。重点疫区钉螺主要分布在重点疫区江湖洲滩(含圩内水网地区)、沿灌区干支渠地区,因环境因素影响,消灭十分困难。
    2.3旱涝灾害频繁加剧农村水环境恶化
    我市自然灾害频繁,降雨量的70%主要集中在汛期,甚至是汛期当中的几场大雨,而且年际丰枯变化很大,容易形成非涝即旱、旱涝交替发生的局面。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旱、涝、洪水等所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以及破坏程度在明显加剧。据调查显示:全市境内流域的主要干流、支流和湖泊、水库的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但有些支流污染较为严重,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玻璃、废旧电池等不可降解物正大举“入侵”农村,村道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等随处可见;同工业垃圾一样,生活垃圾利用率极低,大部分都露天在城郊和乡村堆放,这不仅占去了大片的可耕地,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其渗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水环境恶化。枯水季节这些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在河槽内积蓄,而到汛期雨洪而引发大部分支流积蓄的劣质水、污染水集中下泄,使干流和沿河湖泊水质受到严重影响,污水的下泄还导致沿河的城镇供水和下游湖泊渔业养殖遭受影响。非点污染源在暴雨或暴雨后对水质的影响最大,特别是90年代几次大洪水期间,洪水淹没了大面积的土地,基础卫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灾区的粪便、垃圾、畜圈以及淹死的家禽和牲口造成环境和水源污染;同时洪水频发,疫水横流,使钉螺扩散,血吸虫病也死灰复燃。
    2.4农村水环境恶化对农村饮水安全构成威胁
    农村饮水主要是指农村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我市农村饮水困难有两种类型--缺水型和水质型。缺水型标准主要有三种形式:⑴水源性缺水,⑵工程性缺水,⑶季节性缺水;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水质性缺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受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影响的饮用水源、血吸虫流行区疫水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导致水源污染等,而由此发生的饮水困难人口要远远多于缺水型困难人口。
    根据市水利局2004年编制的《××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近期实施规划》中统计,全市需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总人数共计84.03万人,其中污染水影响人数43.56万人,占解决饮水安全总人数的52%,基本上各县市区均有,但以潜山、太湖、怀宁、望江等县为主;苦咸水影响人数12.76万人,占解决饮水安全总人数的15%,主要分布在桐城市、宿松县;氟超标影响人数0.91万人,占解决饮水安全总人数的1%,主要分布在潜山、枞阳两县;砷超标影响人数2.3万人,占解决饮水安全总人数的2.7%,主要分布在桐城市、枞阳县;局部地区严重缺乏饮用水人数24.5万人,占解决饮水安全总人数的29%,基本上各县都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多种原因,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4.1水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nb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