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机电工程施工安全管控路径

2014-04-14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热点导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析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浅谈投标报价的分析方法
机电工程施工安全管控路径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机电工程的施工安全事关重大,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控制好施工质量,避免触电事故等一系列意外发生,相关部门首先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思想上的重视是指导工作人员行为实践的基础。
    1机电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普遍存在于施工现场及其周围。形成危险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施工勘察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比如施工过程中各种不符合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识别危险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1.1施工危险源的种类
    第一类危险源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通过能量释放(比如爆炸或者辐射等)造成意外的能源,具体包含了电、热、光、化学能的伤害等。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具体包含了设备性能下降不能实现预计的功能,这属于发生物的不安全状态;工作人员工作食物或者偏离工作准则的行为,这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有环境的变化,导致的人或者机械的故障。事故的发生必然是危险源存在的结果,这是客观存在的第一类危险源。约束条件的失控,属于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而第二类危险源的失控,是导致第一类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
    1.2危险源辨识方法
    识别危险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观经验法。直观经验法是目前危险源辨识的最常见的最主要的方式。主要是凭借工作人员的经验,依托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分析危险源产生的因素,对施工环境、工艺流程、设备状态以及工作人员的状态进行辨识,并根据状态做出相应的分析评价。
    2)安全检查表。该方法要求把整个施工过程的工作活动人为地分成若干个作业单元,有针对性地堆每一个作业单元进行排查,根据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项目检查表,最终形成的是整个工作活动的安全检查表。
    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该方法主要是用与系统危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危险大小的半定量评价方法。
    2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机电工程安全监督以及突击检查中可以发现很多的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必须在思想上得到足够重视,在技术上得到协调解决,否则,容易导致事故,会影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2.1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制订
    施工安全技术制定原则主要有“消除、预防、减少、隔离、个体保护”。危险源,有的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消除,有的危险源则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后者,要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加大力度,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不断实时监测,防止不可避免的危险源超出可承受范围。常见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1)施工平面布置的安全技术要求。在施工平面布置中,易燃易爆材料要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且要严格遵照相关规范规程设置。电气设备、变配电设备、输配电线路的位置、防护及与其他设施、构筑物、道路等的距离符合安全要求。材料、机械设备与结构坑、槽的距离符合安全要求。加工场地、施工机械的位置应满足使用、维修的安全距离。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确定控制和检查手段、方法、措施。
    2)高空作业危险性比较大,意外跌落造成的事故不胜枚举。但是高空作业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环节,安全措施要落实到小处驶出,比如,对职工身体定期体检,严禁带病作业;规定作业最长时间,避免疲劳作业;对酒后作业的行为给予严重的处罚,加以制止;此外,还要做好安全网和防护栏的设置,要求作业人员按照规范佩戴安全带等。
    3)对于机械操作造成的事故和伤害,可以通过做好设备养护加以避免。设备的使用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特殊机械还要针对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比如划分安全区域、严格控制上岗人员的资格审核等。
    4)起重吊装作业的风险比较大,也容易发生事故。对于起重吊装作业,要研究制定专门的技术方案并严格遵守。
    5)工程施工中的临时用电,容易被忽视,施工现场乱拉乱接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很多火灾事故和触电事故的起因。因此,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施工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部位,规范布线,严格管理等,特别要做好带电作业和高压作业的防护。
    6)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是将所安装的设备进行试运行,设备在试运行期间可能发生误动作,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和人员伤害,应根据设备的工艺作用、工作特点与其他设施的关联等制订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2.2保证各种基本配电部件的使用安全
    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接电要特别注重安全规范,使用机电设备要设置两级漏电保护装置,一级设在总配电箱,一级设在开关箱上。此外,电箱的设置及接线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规范。漏电保护安装是十分必要的,施工过程的用电通常是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一旦设备发生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及时断电就可避免漏电电流对其他设备的影响。这就要求总配电箱漏电电流相关保护参数必须大于设备配置开关箱的漏电动作电流参数。两级电路保护器必须要符合规范要求,并进行规格、参数的合理搭配,这样可以在发生意外情况时便于寻找原因。漏电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应由专业电工每月进行一次漏电检查,对其性能做出判定,如有必要必须进行修理和更换。
    2.3机电安全综合管理网络化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是一个系统的实践过程,需要综合网络化的管理。施工的安全管理需要各项规章制度来制约,需要不断的实践,系统的研究,并从中找出规律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来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为适应当前机电工程的管理要求,切实推进设备维修与使用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现场管理相结合、计算机统计与网络信息反馈相结合的原则。管理要使机电工程安全与工程收益挂钩,将相关信息汇入电脑统计并进入网络软件集中管理。对电气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计,如继电保护、漏电保护,并进行串联改造。在机电工程中一旦发生故障或动作失误时仍能保障人身安全及机电设备系统的正常。各项目负责人应看重转变安全管理观念,培养懂业务、善管理的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支持他们搞好多元化的综合管理。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实时对并下电力、机电设备安装情况实施监控,实现多层次机电质量、安全管理监控的自动化是机电安全网络化管理的方向。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