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的教学革新路径

2014-04-30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热点导读】:先进制造技术的新发展  PLC控制的薄页纸纸机电气传动系统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智能化数控
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的教学革新路径 精品源自高 考 试题
    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在新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教学体系中,要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的“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传授知识时应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并由学生亲自进行项目制作,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最终通过项目的成功制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应重点强调岗位需要的关键能力、职业习惯,同时注重学习能力的养成,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课程内容、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笔者建议在对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可以采用八步法,即项目调查、方案决策、计划制订、组织分工、项目实施、结果测试、文档提交及项目评价等八步。并在每一步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例如在项目调查中,主要可以采用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对项目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以此做任务实施前的技术准备;在项目实施中,采用项目驱动法、情境教学等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教学项目进行分析、设计、安装及调试等。
    三、课程教学手段改革
    在实际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虚拟项目等仿真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其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1、创建虚拟仿真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仿真软件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手段的教学速度快,程序容易修改,编译后马上能看到效果,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通过多媒体将仿真过程展示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清晰,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2、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完美集合,并辅以实物,使课堂的形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让教学内容更形象逼真,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效果。3、运用发放式教学,建立创新实训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需要自由选择训练项目,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训练,作为平时教学技能的补充,巩固教学效果。4、参加竞赛,以赛促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电子科技比赛的平台,将实训场地扩展到赛场,通过比赛提高实际项目的技能。5、互帮互助。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帮互助的教学手段进行项目的分组,组内技能好的同学帮助技能相对弱的同学,互教互学。
    四、课程学习方法改革
    由于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更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应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来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印刷线路板设计的教学中,按照简单操作到复杂操作、自动设计到手动设计、粗糙作品到精致作品来实施教学活动。首先安排单面板的自动设计,主要注重设计流程和基本操作,对作品的要求不要很高,然后安排双面板的设计,主要注重手动设计,并关注作品的可用性,设计是否符合实际产品和装配要求;最后安排全手动设计,主要关注作品的精致性,通过这些典型图纸的实际设计,使学生掌握符合产品功能与工艺要求的单面线路板和双面线路板的设计。另外选择其他产品作为训练内容,以培养学生具有更广的适应能力。在产品的二次设计与开发模块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设计经验,开发新产品,引导学生创新能力。
    五、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
    现有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考核方法往往会出现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的两极分化,这不利于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应该从更多方面、更多层次对学生进行评价。对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应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程度为依据,评价的内容应包括收集信息的质量、计划的可行性、完成任务的质量、操作的技能水平、工作的态度、工作的习惯、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深度、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汇报过程的表达、合作的精神、在小组中统筹的能力等等。同时,要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多层次、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和不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每个阶段项目任务完成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再由教师检查评价,通过阶段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估相结合,让学生在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有所收获。
    六、结语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让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外,还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更好的使学生实现熟悉岗位知识和提高岗位技能的和谐统一。

精品源自高 考 试题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