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浅析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法子

2014-03-10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浅析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法子

    摘要: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常常产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不能革除,在施工时只能进行防治,本文就从质量通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面进行探讨。
    要害词:混凝土 质量 通病
    防治混凝土工程施工历程中,常常产生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布局的安详,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担保工程布局安详,是工程打点人员急需把握的,本文就结合事情实际,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的发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1、蜂窝
    1.1 现象。混凝土布局局部呈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洞穴。
    1.2 发生的原因
    (1)混凝土共同比不妥或砂、石予、水泥质料加水量计量禁绝,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妥或下料过高,未设勾串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足;
    (5)模板漏洞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渡过小;
    (7)根本、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1.3 防治的法子。
    (1)当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共同比,常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凌驾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灌溉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备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灌溉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环境防备漏浆;根本、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制止呈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洁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单薄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外貌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关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惩罚。
    2、麻面
    2.1 现象。混凝土局部外貌呈现缺浆和很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2 发生的原因
    (1)模板外貌粗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外貌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潮湿或潮湿不足,构件外貌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呈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断绝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外貌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外貌形成麻点。
    2.3 防治的法子
    (1)模板去面清理洁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灌溉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实潮湿,模板漏洞,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断绝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外貌作粉刷的,可不处理惩罚,外貌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实潮湿后,用原混凝土共同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孔洞
    3.1 现象。混凝土布局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出格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2 发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疏散,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3.3 防治的法子
    (1)在钢筋密集处及庞大部位,回收细石混凝土灌溉,在模扳内布满,当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灌溉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东西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洁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潮湿后用高强度品级细石混凝土仔细灌溉、捣实。
    4、露筋
    4.1 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布局构件外貌。
    4.2 发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掩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布局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布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共同比不妥,发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掩护层太小或掩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潮湿。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4.3 防治的法子
    (1)灌溉混凝土,应担保钢筋位置和掩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担保混凝土共同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灌溉高度凌驾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备离析;模板应充实潮湿并当真堵好漏洞;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纵时,制止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解直正;掩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把握脱模时间,防备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外貌漏筋,刷洗净后,在外貌抹1:2或1: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单薄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洁净后,用比本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漏洞、夹层
    5.1 现象。混凝土内存在程度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5.2 发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惩罚、清除外貌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撤除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实潮湿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洁净;
    (3)混疑土灌溉高渡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5.3 防治的法子
    (1)当真按施工验收范例要求处理惩罚施工缝及变形缝外貌;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洁净并洗净;混凝土灌溉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灌溉前应先浇50一100mm厚原共同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2)漏洞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洁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填密实;漏洞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门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洁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外貌关闭后进行压浆处理惩罚
    6、缺棱掉角
    6.1 现象。布局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犯科则,棱角有缺陷
    6.2 发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实浇水潮湿或潮湿不足,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欠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掩护欠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断绝剂,或涂刷不均。
    6.3 防治法子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实潮湿,混凝土浇筑后该当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掩护棱角,制止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备撞击棱角,运输时,将制品阳角用草袋等掩护好,以免碰损。
    (2)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实潮湿后,视破损水平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本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当真养护。
    7、外貌不服整
    7.1 现象。混凝土外貌凹凸不服,或板厚薄纷歧,外貌不服。
    7.2 发生的原因
    (1)混凝土浇筑后,外貌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外貌租糙不服;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敷,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灌溉混凝土早期养护时产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到达必然强度时,上人操纵或运料,使外貌呈现凹陷不服或印痕7.3防治法子严格按施工范例操纵,灌筑混凝土后,应按照程度控制符号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不变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开防备浸水,以担保不产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到达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布局上走动。
    8、强度不足,均质性差
    8.1 现象。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品级。
    8.2 发生的原因
    (1)水泥逾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欠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妥,掺量禁绝确;
    (2)混凝土共同比不妥,计量禁绝,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足,拌合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打点不善,或养护条件不切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8.3 防治法子
    (1)水泥应有出厂及格证,新鲜无结块,逾期水泥经试验及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切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共同比,担保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担保搅拌时间和拌匀;防备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朋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到达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到达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范例要求当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打点和养护。
    (2)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要领(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布局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布局的安详度,研究处理惩罚方案,采纳相应加固或补强法子。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