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博兴县以水为墨描绘水利新蓝图

2014-05-2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热点导读】: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地下连续墙施工及渗漏水治理  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博兴县以水为墨描绘水利新蓝图 文章 来 源 自 教 育网
    摘要:十年的水利发展上演了气势磅礴的新篇章,作者从惠民安业的视角全面的描绘了博兴县水利发展的新蓝图。
    关键词:博兴县;水利;蓝图
    光阴荏苒,10年弹指一挥间。伴随着新滨州建设的前进步伐,博兴水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配套完善的灌溉渠道,力保安澜的水库泵站,综合整治的河道沟渠,惠及百姓的民生水利……十年水利发展成就表明,这是博兴治水史上气壮山河的新篇章。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博兴县水利建设呈现出“四个转变”的可喜局面:在职能定位上,由原来的重农村水利转变为农村水利与城市水利并重,更多地参与城市供水、排水及景观水利建设;在建设项目上,由原来突出河、湖、库等大中型工程治理转变为大、中、小项目结合,河、渠、库、塘、井、闸等齐头并进;在建设内容上,由着力提高防洪保安能力转变为更加注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等民生水利,把农村安全饮水、小流域水土保持、危旧水利工程改造、节水灌溉等民生工程抓在手上;在建管体制上,由原来的重建轻管转变为建管并重,通过改革手段充分发挥已建工程的最大效益。经过持续不断的水利建设,全县水利工程已初步形成以大中型河道为主力的防洪保安体系、以引黄灌溉为主体,引蓄提相结合的灌溉保证体系、以平原水库和长条河网水库为特色的蓄水工程体系、以集中供水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以农村小流域治理和城市景观水利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建设体系。目前,全县水利建设呈现出投资加大、建设加快、基础夯实、管理加强、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防洪排涝体系日趋完善
    博兴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加快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构建安澜屏障。多年来,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按照轮流治理、受益负担的原则,对县域内骨干河道进行了普遍治理1~2遍,中小河道治理2~3遍。小清河、支脉河、北支新河、预备河等骨干河道达到了“排涝5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标准,其他河道基本达到“5年一遇”的排涝标准。同时,加强防汛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各重点河道、水库防洪预案,积极储备防汛物资,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有力保护了全县48万人口、80万亩耕地和厂矿企业。
    二、灌溉工程活力大幅提升
    打渔张、道旭两大灌区是博兴县50、60年代建设的灌溉工程。打渔张灌区灌区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兴建较早、全国闻名的大型引黄灌区,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区,是变昔日黄河之“害河”为今日之“利河”的一次成功尝试,开辟了我国引黄灌溉的一个新的时代,在我国引黄灌溉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实施一干过清补源灌溉工程、道旭灌区恢复改建工程、打渔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高标准方田等工程建设,灌溉体系更加完善,水资源保证率进一步提高。全县先后建设高标准方田35万亩,全县机井保有量达到9000多眼,基本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特别是自2005年开始实施的打渔张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投入大、标准高、质量好,大大改善了灌区面貌,提高了灌区效益,为灌区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改造后的工程面貌焕然一新,渠道输水、输沙及节水能力大大提高,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着。打渔张与道旭两大灌区不但赋予了博兴智者乐水的灵动,也为全县的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水源保障。
    三、农村饮水工程再上新台阶
    博兴县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将农村饮水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自2005年开始,借国家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强劲东风,按照“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运作思路,全面掀起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高潮。截止2009年底,全县累计解决了407个村、11.05万户37.6万人的农村饮水问题,完成投资10556万元,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
    四、水源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为解决黄河来水减少、可用不可靠的问题,1984年预备河大肖拦河闸的建设拉开了全县蓄水工程的序幕。30年来我县共建设中小型拦河闸22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蓄水坑塘星罗棋布,全县水利设施蓄水能力达0.75亿立方米,保证了干旱之年全县农业持续稳产、增产。
    五、农业节水发展迅速
    博兴县节水工程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井灌区的陶瓷管、水浸灰土塑料软管和引黄自流灌区的畦田改造开始,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思路。北部引黄灌区大力发展以渠道防渗、畦田改造、小白龙为主要形式的节水灌溉,南部井灌补源区突出推广低压管道输水、大棚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先后建成了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节水示范项目。特别是井灌区暗渠补源技术,方式新,效果好。截止2009年底,全县节水灌溉总面积已达35.6万亩,占全县总灌溉面积的近50%。
    六、城市及生态水利建设迈出新步伐
    改革开放30年来,积极推进“四荒”治理与开发,采取多元投资机制,吸纳社会参与生态建设。截止2009年,全县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69.5平方公里,占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3.4%。近几年来,城市生态水利建设进入快车道。依托骨干河道治理和防洪排涝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城市生态水系规划与建设,大大改善了城市生态,优化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味。
    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2009年,在各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通过竞争答辩等方式入选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我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迎来集中投入、集中建设的大潮。2009年度项目批复总投资3247万元,建设内容主要有:井灌区1.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提河灌区0.3万亩管道输水灌溉、引黄灌区3.8万亩末级渠道节水改造工程等。无论从投资规模上看,还是从建成后的效益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都是空前的。经过几年的建设,必将推动博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生根本性转变。
    八、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完成了水行政执法改革,重新组建了水政监察大队,成立了水利行政综合大厅,水政执法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有理有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等工作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在今后的水利工作中,我们将以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坚持“找水、保水、节水、治水、管水”并重,以打造“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科学水利、和谐水利”为目标,以构建充裕的蓄水水系、完善的排水水系、合理的供水水系、优美的城市水系、和谐的生态水系为主线,努力实现博兴水利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粮丰林茂新滨州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章 来 源 自 教 育网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