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

对机械设计课堂教导探析

2014-09-12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论文中心

【热点导读】: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机启动常见故障  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和装备发展趋势及对策
对机械设计课堂教导探析 w w w . . n e t
    一、统筹规划,制定明确的课程培养目标
    一门课程的学时终究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应有的课程教学,同时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就必须对整个教学学时进行统筹安排,在确保学生完全掌握应基础理论的同时,将创新思维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将创新实践巧妙地融合到课程实践中去,从而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多年的课程实践,机械设计课程创新教育应遵循三点原则:即授课创新,注重书本知识与实例的结合;实践创新,注重书本知识的新应用,启迪学生的新思路;注重创新思维方式的引导,全过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二、授课创新,注重实例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可以通过创新授课方式来激发的。就机械设计课程而言,每一个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都有其自己的映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可以跳出枯燥的书本,用实例去引导学生如何来应用所学,并启发学生对其去改良,都是一种不错的创新暗示。当然这并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教学中所能做的全部,更多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还值得每一个人进一步思考。
    三、实践创新,注重应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唯一验证所学、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优途径。对于机械设计这门课程而言,大都会在课程结束时安排相应的设计实践,这也是该课程在传统模式下唯一的实践机会。对于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这是不足以全面判断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情况的,而学生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巩固和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因此,为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督导学生有意识的参加课程实践,增加学生的课程实践机会已变得迫在眉睫。其实课程实践并不一定要在课程结束时进行,针对每一阶段的课程学习,都是可以提供难度适当的题目来给学生进行实践练习的。当然,这就需要任课教师首先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在实际中找到与每一部分书本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相知事物的结合点。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深层次实践与浅层次练习相结合。浅层次练习旨在通过一定的实践题目巩固所学,重在打基础;深层次实践旨在引导学生从现有实例中发现不足,进行创新性设计,因此重在培养创新思维。
    四、全过程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其实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创新实践能力,一方面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顾名知义即是该事物并不存在,是需要对其进行全新的设计。因此,其考察的是一名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的能力。而对于创新思维,其表现为一种思想,是一种能够从不同侧面观察事物,透析事物本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同于学习书本知识,只要一个人有恒心,迟早可以把所有的知识点啃透。但这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与所处坏境,所接受的教育引导,自身的思维方式息息相关的。显然,创新思维的培养远比创新实践能力更加重要,这就要求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是全程的。“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学生的发展关系到一个行业的未来,他们共同撑起了祖国繁荣发展的希望。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提升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以及发展潜力的重中之重。只有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共识,并形成一股合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口号也才能成为现实。

w w w . . n e t

相关文章:
  • 1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 3 任务引领教学法在中职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 4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趣味教学策略的积极融入
  • 5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6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7 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高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质量
  • 8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
  • 9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设置与锡林郭勒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