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浅谈语用学

2014-09-30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热点导读】: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  霍桑小说中的宗教意识  《许三观卖血记》重复叙事的音乐
浅谈语用学 精品源自高 考 试题
摘要:语用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便受到学者的关注。但直到1986年,语用学才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学分支得到国际学界的承认。文章介绍了语用学的发展过程、研究领域、主要流派,以及语用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语用学;发展历史;研究领域;主要流派;发展方向
   一、发展历史
   (一) 语用学的确立
   语用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所涉及的内容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受到学者的注意,当时,语用学的有关课题曾在雄辩论的名义下得到论述。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在《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首先使用了“语用学”这个术语。莫里斯把语用学定义为“语用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它研究符号的来源、用法及其在行为中出现时所产生的作用。”(刘根辉,李德华转引自Morris,2005: 72)但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在哲学和逻辑学的范围内进行的,语用学并没成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语言学家中很少有人提及语用学。即使有人提及语用学也只是将它比做“杂物箱”(ragbag)或“废纸篓”,接纳语义学容纳不下的内容(何自然,吴亚欣, 2001)。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而得到国际学界的承认可以说有三个标志(沈家煊,1996):一是1977年《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出版;二是1983年由列文森(Levinson)所编著的第一部语用学教科书《语用学》(Pragmatics)问世;三是1986年“国际语用学会”正式成立。可见,语用学兴起和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其尚是一个新生事物。
  (二)语用学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语用学下了不同的定义。但归根结底语用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理解和使用语言、如何使语言合适、得体的学问。
   二、语用学的研究领域
  语用学的分支学科众多,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有关语言使用的所有领域。语言学家通常把语用学研究领域分为三大类型:描写语用学、形式语用学和应用语用学。
   (一)描写语用学
   描写语用学是一种对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进行描述的语用学。它是经验性的,也就是说,描写语用学描写人们来自经验的有关自然语言的应用原则,分析自然语言如何同语境相联系。
   (二)形式语用学
   应用数学方法和逻辑手段对语用推理进行形式化分析,并探讨语用学的形式和范畴,以及语用形式化的最适宜的方法。形式语用学研究语用的形式化,涉及语用和逻辑的关系,探讨语用学理论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应用语用学
   语用学的原则和方法不只是应用于语言学的各个核心学科(音位学,句法学等)和边缘学科(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而且还广泛地应用于与理解话语有关的其他领域,如语言教学,人工智能,人类学等,以解决语言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或障碍。语用学知识在其他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就称为应用语用学。
   三、当代语用学的主要流派
  (一)英美学派
  英美学派认为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义的一门科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与音位学、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处于平行的地位,有自己的基本分析单元,如指示语、前提、会话含意、言语行为、会话结构等。语用学的任务就是对这些话语成分做动态的研究。英美学派对语用学范围划分得较为严格,比较接近传统的语言学内容,多与研究句子结构和语法有关,故称作微观语用学,又称语用学分相论。
  (二)欧洲大陆学派
  欧洲大陆学派认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即认为语言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上都有语用学的问题。因此, 欧洲大陆学派的语用学又称为宏观语用学。欧洲大陆学派反对“基本分析单元说”。他们认为语用学不仅不能和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相并列,也不属于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这类跨学科领域。
  四、语用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语用学作为语言科学新领域于70年代确立之后,便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起来。早在1979年,许国璋就摘译了英国牛津学派分析哲学家奥斯汀的演讲稿《论言有所为》中的三讲,发表在1979年《语言学译丛》第一辑上,但受当时条件的影响,语用学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980年胡状麟在《国外语言学》杂志上以《语用学》为题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六个主要的语言学派对语用学的评论、语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语用学规则,使人们对语用学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1988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何自然的《语用学概论》一书,其内容几乎囊括了列文森所编著的《语用学》一书的所有部分,并增加了一些汉语实例(沈家煊,1996)。这使人们对语用学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未来的语用学研究将集中在研究语用和语法关系的“语言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认知过程的“认知语用学”、研究儿童如何在语言使用中习得语言的“发展语用学”、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语用异同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的“意识形态语用学”等预示着语用学发展方向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熊学亮.语言学新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精品源自高 考 试题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