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新闻娱乐化现象试析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
信息化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
文
章来
源
自
教育
网
摘 要 为了实现信息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来确定权重矩阵和评判矩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横向纵向比较来说明各个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最终实现信息化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的综合评判。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信息化 指标体系
一、引言
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迫使企业不断寻找提高竞争力的途径,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提高效益和发展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再造企业的变革过程。作为社会经济基本单元的企业,其信息化投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以投资回报为生存准则,因而重视信息化的投资结果。
信息化效益的研究对于明确信息化投资成果,提供反馈信息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整个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力的主要保证。
本文基于南京市千企升级计划的数据分析,客观评价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企业之间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和特点。这对于完善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正确指导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企业信息化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
评价是指根据确定的目标来测定对象系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变为客观的定量数值或者主观效用的行为,可认为,评价就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的考核。企业信息化评价由于渗透性强的特点而变得复杂,在评价中只注重经济效益是不够的,还要看到由此而带来的企业创新力的提高,企业发展升级的核心力在于其创新力。由此本文提出了由信息化水平、经济效果和创新力有机结合的企业信息化三维评价指标模型。三向量的合量反映了企业信息化的效果,是综合评价的依据,在每一维度下又有相应的二级指标。
(二)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
企业信息化多指标综合评价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的建立,这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前提。本文依据所要处理的数据特点将采用如下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企业信息化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分析
(一)信息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
1.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矩阵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信息化进行综合评价,上述指标体系中每一要素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对给出的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在讨论n个因素中每个因素在整体中各占多大比重时,将定性说明其中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对总体而言的重要性程度的语言量化,引入函数 f(x,y):
本文在处理数据时,将直接对所有二级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并分析计算结果,由于一级因素因素集较小,不予单独计算。
(二)数据的处理及结果分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南京市千企升级计划,经过对一千家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比较,把一千家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年销售收入在1000 5000万,第二类是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 1亿,第三类是年销售收入在1 10亿,至于年销售收入1000万以下和10亿以上的企业由于所占比例较小,不加以考虑。在这三类中分别随机选择10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计算。
企业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多个二级指标,对这些二级指标分别用相应的数据来替代,具体为:信息化投资成本比重——信息化投入/销售收入,信息化经济效益——销售利润率,企业升级规模速度——企业2012年销售目标收入/2010年销售收入,研发技改投资成本比重——(研发投入 技改投入)/销售收入,知识资产投入成本比重——人才培养与引进经费投入/销售收入。本文数据是基于2009年的企业数据,相应投入和销售收入都是2009年的值。
由以上数据处理方法可得如下结果,根据层次分析法获得权重矩阵为:
根据专家意见法得到评判矩阵,第一类是年销售收入在1000 5000万,第二类是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1亿,第三类是年销售收入在1-10亿,其单因素评判矩阵分别为:
在权重矩阵和单因素评判矩阵可得的情况下,利用前面的计算公式: 可计算出综合评判矩阵,这里只给出第一类的情况,剩下的两类情况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来。
综合评判矩阵中每一行分别表示一种因素,共有六种因素;每一行有五列,分别表示五个评判等级,第一列等级最高,然后依次递减,最后一列等级最低。每行最大的数值表示该行所代表的因素所处的等级,例如:第一类中的第二行表示信息化投资成本比重 ,该行最大的数值为1.4452,所在位置为第三列,所以表示信息化投资成本比重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处于中等水平,类似的可以得出其它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等级水平。
将三类情况下的数据综合分析可得,规模小的企业其信息化水平的各个因素影响等级比较低,较低等级的数值要大于较高等级的数值;规模中等的企业的这种现象不是很明显,数值大小比较对称;规模大的企业正好与规模小的企业相反,其各因素的影响等级比较高,较高等级的数值要大于较低等级的数值。由此可以得出:规模较大的企业其信息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比较明显,规模小的企业其信息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很明显。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建立了企业信息化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分析信息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对数据的分析可清晰的看出信息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正向影响是很大的,不同规模企业之间信息化作用程度具有相似性,小企业转变为大企业的过程中信息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信息化作用对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已经显得举足轻重,在当前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共识的大环境下,企业应着眼于使信息化支出在营收中所占比例最优,即以最少的信息化支出达到预期效果,实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效益最大化。企业在升级过程中要实现信息化,经济效益,创新竞争力的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总效益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金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
[2]李宏艳,董军,杨善林.企业信息化模糊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6).
[3]唐志荣.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
[4]张维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应用.宁夏大学学报.2002(9).
[5]张玲玲,伶仁城.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中国管理科学.2004(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