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新闻娱乐化现象试析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
传播学角度的微博研究
自
教育网
【摘要】2010年至今,是微博迅猛发展的时期,这种明显带有自媒体特征的互联网工具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它的出现在传播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微革命。它在推动自由言论、平等交流的同时,也在传播模式与传播形式上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微博的概念、特点入手,从传播模式,把关人,话语权,媒介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这一新兴媒介的传播学意义。文章分析了微博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以及共存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初步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微博;话语权;把关人;媒介融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走进了普通大众的生活,并且在悄无声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2010年初劲刮得“微博问政”之风,到2010春晚“围脖”一词多次亮相,展示了微博这一新兴媒介旺盛的生命力。微博在形式上说是一种自媒体的媒介形式,我们可以把自媒体概括为“普通民众利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想法、自身新闻的新媒体”。微博自诞生以来,短短几年在我国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微博对传统传播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为用户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与传统的传播模式相比,微博在传播形态,话语权,把关人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字数外,传播者几乎可以不受身份、时间、地点、内容的限制最大限度的发表自由言论。发表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元素都可以嵌进微博进行发送。这种形式和内容上的宽松,有效的推动了微博的发展。梅罗维茨曾经指出:“在现代社会,媒介的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其中尤其电子传播媒介对社会变化的巨大影响更令人注目。”人的社会角色在变化,以往界限分明的社会角色现在都变得混淆和模糊不清了。基于当前的状况,对于微博的传播学研究有着现实及重要的意义。
一、传受合一的传播模式
传统的大众传播是少数传播者对不确定的大众进行的“一”对“多”信息的传播。传播的过程具有单向性,不确定性。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的界限比较的明显,缺乏基本的互动。所谓的“受众本位”更多的只是在信息消费领域里得到实现。微博的出现使得受众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传播者与受众者的角色界限在逐渐的模糊。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传播的过程,实现了多数人对多数人的传播。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即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反馈源,在第二轮的传播过程又充当了传播者的角色。这种传授合一的传播形态使得主体与对象走向融合统一。吴英颉认为,传播过程始于传播者,经过媒介达到受众,但并没有终于受众。受众的第一轮反馈相当于第二轮的原始传播。由于微博的反馈渠道非常的通畅,整个微博的传播过程就在这种循环中不断进行,最终达到传受主客体合一的局面。在微博传播模式中,每位博客一方面同过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引用他人的评论信息为其他关注者提供信息;另一方面,又通过关注别人来获得信息,每位博客既充当了信源又充当了信宿的角色。微博上的新闻传播,意味着每位读者都能成为作者,人们不再是消费新闻,而是更主动地寻找并发现新闻。“传受合一”是博客传播中的重要特征,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介“把关人”的作用正逐渐消失。
二、“把关人”地位变迁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模糊了“把关人”的概念。传播学先驱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里,根据公正的规则或是守门人的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通做出决定。过去在传统媒体充当把关人角色的通常是编辑、记者。这些编辑或记者根据一定的政策或是法规,将那些错误的,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进行拦截,防止它们传播渠道进行传播。而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其空间是自由的。在这个自主世界里,微博客们可以几乎不受限制的发布信息,信息无需经过筛选即可呈现在其他受众面前。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又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没有特定的或统一的准入标准。微博传播的特性,使得把关人变成了微博传播的个人,使得其他受众无法辨别信息的真伪,很可能导致一些虚假信息的传播,这些信息的传播可能会激化矛盾,引起社会的动荡。针对虚假信息,新浪专门成立了辟谣页面,用微博同样的转发手段来反击网上流传着的虚假信息。不过在浩瀚如海的息世界,仅靠微博辟谣恐怕很难起到预期的作用,传播者自律意识的提高才是解决之道。
三、话语权重新建构
在以往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中,话语权多掌握在官方或精英的手中。而微博时代的到来,不断挑战权威,导致了话语权的重新建构。由于微博的入门门槛低、操作简单,具有明显的草根特性。不管你是明星还是教授、学生还是农民都可以平等利用微博的功能,身份的鸿沟在微博上最大程度地被消解。微博客们可以发表时事观点、娱乐八卦、甚至是生活琐事,几乎在内容上不受太多限制。2010年。一名一岁九个月大得小孩多多,突然的了急性淋巴白血病,同时还患上了肺炎,身体非常虚弱。她妈妈通过发微博得到了救助,并把多多的病情用微博记录写成日记。朵朵的妈妈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一条微博却能改变女儿的命运。这种自发性的公益活动无疑要归功于微博强大的传播效力。普通人对话语权的掌握并没有削弱意见领袖的号召力,只不过这种意见领袖不再像以前那么倚重官方的权利了。他是从民众里走出来,代表了一部分群众的利益。
四、加速了媒介融合
互联网的出现,以及与传统媒体的结合促进了媒介融合。微博以其操作简单、发布便利、反馈及时等特点,进一步加速了媒介融合的进程。目前,微博正利用手机便于携带,互动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将手机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微博客门可以用手机直接发送文字信息,又可以通过手机拍摄照片与视频以彩信懂得形式发布在微博上。这样使得微博的使用限制进一步的减少。微博由传统媒体的结合方式主要是由以下几种方式:微博中的热点话题,成为传统媒体的进行报道的材料,例如“郭美美”事件;利用微博的良好的互动效果,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节目可以很好的获得反馈,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受众的需求;在节目播出时,利用微博方便及时与观众进行互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性,形成一定的节目效果。总之,微博时代的到来,是媒介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五、小结
微博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懂得利用其优势,避其劣势,使它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传统媒体应积极的应对挑战,做出适当的改变,顺应网络媒介发展潮流,推动人类传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雨禾. 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0,(4).
[2] 钱晓文, 张世福. 微博密码[J]. 网络传播, 2010,(8).
[3] 张力. 浅析微博的传播形态[J]. 青年记者, 2010,(4): 80.
[4] 吉卫华, 杜丽婷. 从微博看自媒体时代信息把关的变化[J]. 东南传播,2010,(12): 61.
[5] 孟波. 新浪微博:一场正在发生信息传播变革[J]. 南方传媒研究, 2009: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