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西方美学的研究综述

2014-10-2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热点导读】:论美  论美学的现代发生  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
西方美学的研究综述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无论在东方或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他的名称却出现得很晚。美学学科的名称为Asthetik,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从此,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有关美学的许多的问题,自人类社会有了艺术活动以来,就一直是人们所关心和探讨的对象。在西方,美学的研究从古希腊就已开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写过一些重要的美学和诗学的专着。从此以后,美学的发展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尽管到近代美学才由哲学的附庸和文艺批评的附庸而一跃成为一个独立的大国。
    一、美的本质问题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弄清美的本质与特征,不仅关系到美学理论的发展、美的欣赏与创作,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与人生的进一步美化。
    关于美的本质的研究历史来说,它主要涉及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理性与感性的关系问题。把次要的看法抛开,主要的看法就有5种:(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2)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3)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4)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这五种看法的出现大致顺着时代的次序,在发展中当然也会有些交叉或互相影响。
    二、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
    (一) 从认识角度来看形象思维
    认识论首先涉及心理学常识,人凭感官接触到外界事物,感觉神经兴奋起来,把该事物的印象传到头脑里,就产生一种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叫做“观念”、“意象”或“表象”。这种观念或印象储存在大脑里就称为记忆,在适当时机可以复现,单纯的过去意象的复现是被动式的。文艺创作所用的却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就有各种具体意象进行组织、安排和艺术加工,创造出一个新的整体,即艺术作品。
    (二) 从西方美学史来看形象思维
    在西方,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被奉为文艺基本信条的是“摹仿自然”。摹仿自然实际上就是反映现实,但这个提法也可能产生误解,以为摹仿即抄袭,因而忽视了文艺的虚构和创造作用。柏拉图就有过这种理解。
    (三) 马克思肯定了形象思维
    马克思在他的经典性着作里多次肯定了形象思维,最明显的例子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关于神话的一段话。
    (四) 从实践角度来看形象思维
    从实践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一向把文艺创作看作一种劳动生产力。生产劳动,无论就现实世界这个客体还是就个人主体来[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第一论文网]看,都经历了千万年的发展过程。
    过去美学家们在感官之中只重视视觉和听觉这两种所谓“高级感官”和“审美感官”,对这两种感官也只是注意到他们的认识功能而没有认识到它们与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
    (五) 近代心理学的一些旁证
    近代心理学的发展也给感性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一些旁证。第一个旁证就是法国心理学家夏柯、耶勒和库维等人根据变态心理所发展出来的“念动的活动”说。第二个旁证就是关于筋肉感觉或运动感觉的一些研究。
    (六) “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
    从以上所述各点可以看出形象思维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决不能孤立地作为一种感性认识活动去看,认为它是既不涉及理性认识,也不涉及情感和意识的实践活动。
    三、典型人物性格
    (一) 从古代到黑格尔的演变
    美的本质问题在历史上一直是与典型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在德国古典美学家和俄国现实主义美学家们的着作里,这一点更为明显。
    (二) 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的论断以及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典型的论述亦涉及了此问题。
    四、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一)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流派运动
    作为流派运动的浪漫主义具有下列3种显着的特征:第一,浪漫主义最突出的而且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其次,浪漫运动中有一个“回到中世纪”的口号,这说明浪漫主义在接受传统方面特别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第三,浪漫运动中还有一个“回到自然”的口号,这个口号卢梭早已提出。
    (二)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是艺术的唯一的康庄大道。这当然只是就这两种创作方法的精神实质而言,并不是把18、19世纪的西方流行的两个文学流派糅合在一起,让它们在今天复活起来。我们不能这样做,因为它们毕竟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实基础。两结合的原则是可以肯定而且必须肯定的,至于对这个原则的具体运用则只能通过长期实践探索得来。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亚里士多德,《诗学》 ,陈中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