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视觉形态思维解构与研究

2014-10-27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热点导读】:新闻娱乐化现象试析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
视觉形态思维解构与研究 自 3 e du
    【摘要】在现代社会视觉文化的大背景下,视觉形态参与设计和传播的功能日益突出,视觉传播活动中视觉形态是传播的媒介,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在符号学中视觉形态也有不同的内涵。而且视觉形态的多样化决定了视觉传达方式的多样性,使得设计师们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为设计出好的作品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设计师们要感受和理解视觉图形的规律,不断创新,选用的图形要有新鲜感。让设计变得丰富多彩。所以说对视觉形态思维的研究就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视觉形态;视觉传达;符号;认识;创新;多样性
    一、视觉与视觉传达
    视觉作为认识的一个过程,作为思维的一种活动,主要表现在视觉过程中对公众视觉形态的把握上,表现在对视觉形态背后自然的文化的意义的理解上。正是视觉的这种理解力建构了我们人类视觉传播的心理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通过视觉媒介获得的信息的受众,在生活中我们不仅通过阅读文字获得信息,同样也通过书写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维想法。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视觉传达在帮助社会进步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各种视觉传播手段的潜力,提高视觉传播的社会效益,自然而然地提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自然而然地在社会上分离出视觉传达的各种门类和设计师的各种专业的支撑。设计的目的是给予视觉传播的形式以清晰性、条理性和审美性,提高视觉传播的效率。
    视觉形态包含的范围非常的广,主要是通过眼睛对外界光刺激物的知觉描述,眼睛不仅对光有感受,对光源与物体的反光同样也具有感知能力,可以分辨出光的色彩和强弱。而我们的眼睛感知的则是外面整体的景象,将其分解为光色、形状、空间等最基本的视觉形态。这些最基本的视觉形态都是在光线的作用下,通过眼睛获得的感知。
    视觉可以感知光和色。光和色是不能分离的,光源里面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光色,有光就有色,任何颜色的表现都不是孤立的。视觉也可以感知形状,大凡人眼睛能够看到的物象在背景的反射下会有一条若隐若现的轮廓线。形状主要反映的是物边缘的视觉特征,所以说一个物体的形状是非常丰富多样的。视觉同样可以感知体积与空间。就我们生存的状况而言,感知外部世界体积与空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二、视觉形态与符号
    符号是一个大概念,包括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个方面。语言符号是社会交流的语言体系,是经历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特殊系统,而且具有相对稳定和严格的社会约定。意义传播清晰明了,是人类非常有力的社会传播工具。语言符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语言,一种是文字,通过视觉传达。因此,视觉传达研究语言符号的对象是就是文字。虽然运用语言符号进行社会交流意境足以应付人类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上的交流。但人类社会的交流并不是说只是限于符号,人类进行社会传播的方式是很多样的。在试图传播过程当中除了有文字图形色彩等等传播介质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都能转化为视觉传播的媒介。除语言文字外的传播媒介被称之为非语言符号,在人类文明进行中,尽管语言文字在人类交流中占着主要的地位,但非语言符号在一定条件下发挥着积极地传播作用。
    如果对语言作进一步的研究就会发现,人类社会交流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运用最为广泛的是文字语言,包括两个方面,视觉文字和听觉语言。但是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交流方式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语言的多样性。除了文字语言之外,也还有不少的不同的介质传播包括图像、色彩、形态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只要在一定的社会约定条件下,所有的可感知的物质其实都可以成为人类社会意义传播和交流的媒介。因此,符号学研究对象也是丰富多样的。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非语言符号的语言问题也是不能够回避的,图形、色彩、空间、材质、肌理等等视觉形态是否能够具有语言功能,是进行视觉形态研究的前提,如果视觉形态不具备语言上的功能,视觉传播的可能性就值得怀疑。视觉形态的予以问题也就无法展开了。
    三、视觉形态的多样性
    视觉形态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包括视觉形态所指的多样化和视觉形态所指的多样化两个方面。当一个意义用多个图形来表达,即一义多图,就是视觉形态能指的多样化体现,当一个图形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即一图多义,就是视觉形态的所指的多样化体现。正是因为视觉形态的多样化,才使得视觉传播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视觉形态语言在实际运用时不仅体现一义多图的多样性,同时还体现一图多意的多样性,一词多义是语言运用时在语法关系,语境条件等诸方面要素组合时反映出来的语言特性。语言的多样性是语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语言交流史一个多种因素交汇复杂过程,语言文字,视觉形态作为物化载体,只是语言交流的过程当中的一个因子。这个因子的最终决定还是取决于交流对象、交流时间、交流地点、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构成的语境条件。作为交流的语言无法摆脱语言环境的影响,分析以交流为目的的语言行为也不可能不涉及语境的作用。
    四、视觉形态的创造性
    视觉形态是非语言的社会传播媒介,视觉传达的设计师们似乎一直想用图形本身所有的优势发挥语言的作用,甚至在某些场合能够使它超越语言,发挥比语言更大的社会功能。在这方面最为成功的也就是现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识别性的图形系统。识别图形又可以分为交通标识、公共场所指示标志、企业事业单位的标志、商品的商标和商品的使用或警告标识等等。现代识别性图形具有较强的社会独立性、规范性,有一些还具有法律的严肃性。他们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提供了种种的便利,这些都应该归功于几代平面设计师这么多年的坚持与努力。
    视觉形态的创意与公共环境中的识别性图形设计有着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是社会大众传播的媒介。创作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社会信息的传播,功能至上,不同的是公共环境中的识别性图形需要精确地传播和解读。因此,不可能随意更改和创新。在一些国际化的公共场合,这些标识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识别性图形的形义关系有点固定化,而创意视觉形态设计则不同,他们更接近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则更要求新、美和随意性创新性比较强。
    【参考文献】
    [1] 何洁. 平面广告设计[M]. 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 王令中. 视觉艺术心理[M].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3] 李彬彬. 设计效果心理评价[M]. 北京: 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5.
    [4] 庞蕾. 视觉传达设计视觉形态[M]. 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

自 3 e du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