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区域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

2014-03-12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区域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

    区域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

    在推进课程改革进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研重心的下移,对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我区教研室认真分析教研工作的状况,结合我区的现状开展工作。

    一、清醒地反思以往的教研工作。
 
    我们带领主管教学的校长认真分析多年来学校教研的得与失,统一思想。我们认为:教研在学校广泛存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校本教研并不是创生,而是针对多年来学校教研存在的问题和实施新课程的不适应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新课程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教研体系和制度。各校对学校教研工作进行了反思,我们教研室对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我们进行了分析看到多年来学校教研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教研的内容是教学管理者在学期初制定教研的计划安排,往往是管理者自己的想法,游离于教学实际;教研的形式单一,讲座式、导读式较多,每个老师发言的机会很少;教研资源匮乏,多是文本或者课例,一人主讲多人听,教师参与少;教师的需求关注不多,教研活动不能关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关注教师们需要的支持和帮助等等;学校独立工作多,较少和其他学校沟通,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虽然学校要求老师们每个学期也写不少总结,但是真正具有反思性的并不多,教师的交流停留在夸赞多,中肯的意见少,老师学习读书范围很窄,读的最多的是教学设计;学校领导对本校的特色缺乏思考等等。

    我们带领学校主管教学的校长、主任充分认识改进学校教研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激发了学校改进教研工作,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制定校本教研研究的目标

    根据分析和学习思考,我们认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对学校的发展和教研事业的发展有以下功能:

    校本教研能引领学校建设学习型组织,使学习真正成为教师生活的第一需要,教师们在读书活动中,丰富思想和精神、获得教育技能,为学校实施新课程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师反思、同伴互助以及教研员和教育专家的介入能在学校形成民主、开放、人文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学校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文化;

    随着对教学中的问题的研讨和教师教学技术的改进,能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教师能在研究中不断地对照自己已有的经验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方式、乃至对教育思想做出判断,能重新规划自己,使研究成为自己的需要,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

    同时随着校本教研的制度的建设和机制的形成,能积极促进教研文化的建设。教研室转变教研的工作方式,教研员工作方式必然发生改变,投身学校的教研制度建设,丰富教研的形式和内容,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专业引领的本领。

    我们对今后几年的校本教研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规划,将打算在三年的时间里,实现这样的目标:构建开放人文的校本教研机制,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学校课程文化,创造性实施好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和教研员专业成长,建设博教、会教、善处的教师队伍。”

    三、校本教研研究的策略和步骤

    我们把实践和培训相结合,教研案例研究和教师发展的个案研究相结合,坚持阶段示范研讨和日常观摩渗透的方式推进区域的校本教研工作。

    (一)学习反思

    我们带领学校主管校长对本校的教研情况进行分析,对本校已有的学校文化进行整理。对主管校长和主任、教研组长进行了培训,我们采用学校内部学习反思,和协作校合作交流的方式,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了解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方法,为学校进一步开展好校本教研提供方法和策略的支持。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了考核,帮助他们领会校本教研的精神和实质。

    开展导读式和自学式相结合的教研员学习活动,学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和教研员校本教研基本技能。每个教研员都能站在学科之上参与到学校的教研活动中。每个教研员都具有了超越学科的研究意识和思想。

    在不同层级的教研活动中,都安排教师信息交流的时间,教师们轮流把自己学习收集的资料,再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活动安排无疑提高了教师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案例引领

    我们确定了市级和区级实验校,并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为示范和研讨的例子,以观摩活动带培训。

    我们调研中发现,学校研究的问题形式单一、研究的主题不够鲜明。我们召开了“校本教研研讨活动”。教研员们深入学校,和教师们共同研究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6所学校和2个片的教师进行了教研活动的展示,为与会者提供了同一学科的教师和不同学科的教师所进行的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课题交流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活动,教研员们启发观摩的教研组长思考、研讨,在共同学习和交流中获得收益。在观摩的同时,各学科教研员组织观摩的教研组长研讨教研的形式和内容。

    我们了解到学校专题研讨式的活动较多,而且同一学科的教师的交流很多,实施课程的共性问题研究少。不同课程的教研员在教研中发现,一年级每门课程里都有以春天为主题的教学内容。我们决定以“一年级课程整合”为题,组织部分学校的语、数、音、美、品德与生活课的任课教师开展参与式的现场教研活动,其他学校观摩。我们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五个学科的教师首先读懂本学科和不同学科以“春天”为主题的教学内容,认识本课在本主题教育的目标和价值。然后以“头脑风暴式”各学科教师们协作设计整合实施本主题的教学活动,避免交叉和重复劳动,合作实现教育促进发展的价值。活动生动、丰富,教师们经历了自读、交流、倾听、合作、共享的研究过程,为每所学校使用参与式教研方式提供了范例。
 
    校长、教研组长、教师们在生动、鲜活的案例观摩中,形象地感受到校本教研多样、多元。教研员还用学校教研活动移植的方式,使全体教师感受校本教研开放的形式和研讨内容的丰富。

    我们初步总结出了几种教研的模式:

    教学课例反思式:剖析—反思—例证—明理

    教学问题研讨式:收集问题—搜集资料—反思实践—改进实践

    资源共享式:发掘专长—引领学习—实践应用

    专业技能学习式:专业技能学习—换位演练—实践思考—提炼策略

    校际合作式:专题研究—实践交流—提炼经验—提出问题—深入实践解决问题

    自我反思式:讲述故事—提炼思想策略

    (三)建立制度

    丰富的活动无疑能启发学校校本教研的思路,没有制度的建设,就容易导致行动的盲目、被动,很难真正实现校本教研的目的。为切实有效地推进校本教研,我们积极改进我们过去的工作,创造适合我区情况的校本教研工作方式,形成有效推进工作的制度。

    教研室结合教育部的“教研工作指导意见”,修订了我区的《河西区教研指导意见》(1999年制定的),并制定了《河西区校本教研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下发给学校。以规范学校的教研工作,使之制度化、科学化。我们还努力建设五项制度:

    1.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跟踪记录制度。教研员对教师的《教师专业成长手册》进行分析和总结,记录分析教师成长的情况。选出进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交流,引导全体教师的发展。此项工作作为教研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建立教研员与学校协作制度。教研员与学校签订协议书,明确职责,教研员定期下校参加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了解校本教研的情况,为校本教研提供服务和支持。教研员在全区的教研活动中,积极倡导校本教研的方式,将校本教研活动方式移植到区级活动中,在现场观摩中,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意识。在以案例为引领的研究活动中,教研员积极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参与度、参与研讨的时机、参与的内容等等。当教师们困惑的时候,教研员可以释疑;当教师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教师员可以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当教师们的研讨处于“高原期”的时候,教研员可以提出研究的方向或者提出问题引发教师的深层思考;当教师们需要形成理念的时候,教研员能够深入浅出解读理念;等等。

    3.建立教研员教研制度。教研员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发现的问题,共议解决问题的策略;解读学科教材,做到知己知彼;每个教研员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4.建立阶段研讨制度。我们将下校调研中发现做得有特色学校的经验,通过研讨会或者信息网进行全区的交流,为学校经验的交流搭建平台。目前,已有20校次在区级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交流展示。

    5.建立学习制度。教研室和学校都把学习性组织的建设放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首位。有的学校为教师们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学习资料;有的学校编制读书卡片,有的老师一学期作了40万字的读书笔记;有的学校校长为教师们导读;有的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给教师们一定的书费,建立流动图书室。学校已经有意识引导教师们学习,并且给与教师们保障和支持。

    (四)交流展评

    我们修订《教研组评价制度》,我们采用现场考察的方式对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评估。在已有评价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评估的内容和方法。我们关注教研主题的产生,教师主体的参与,教研资源的丰富,教研形式的活泼,教研氛围的开放等等,进一步推进校本教研工作。

    四、今后的工作目标

    在一年来的工作中,我们初步体验了校本教研带来的教师工作方式的改变和教师、学校发展的激情与渴望。

    我们觉得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在研究中着手解决: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引导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如何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教学技术水平,能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教研员如何提高专业水平,真正能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服务和支持;学校如何建立有特色的教研机制,形成学校的课程文化。我们希冀通过我们艰苦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能有力地促进课程实施。

    凭着我们积极努力的工作,学校的老师和校长都正在经历着从来没有过的深刻的自我的反思学习,从来没有过的真诚的交流,感受着教研方式和教育思想的变革,体验着超越自己的快乐。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