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强化学生审美能力之思考

2014-11-1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热点导读】:高校文学社建设路径探索  文类与文学经典论述  作家群文学现象分析
强化学生审美能力之思考 自 教育网
    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
    我们初中美术教学,不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美术基本知识,学会并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更好让他们学会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精妙设置教学情境。如在《蒙娜丽莎》赏析时,可以介绍这幅名画的创作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投入,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这一“微笑”的特点,然后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有没有对什么人的微笑记忆深刻,他(她)的微笑有什么深意。如此,学生不仅感知名画的经典之处,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二、营造和谐课堂推进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对任何一幅杰作来说不同艺术层次、鉴赏能力的人欣赏的角度,得出的观点不一样。可以说,美术是一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艺术,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肯定学生有建设性的观点,鼓励他们有个性、创新的发现。如在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在绘画中永生外国肖像画赏析》学习时,可以将毕加索的画作与其他的画放到一些让学生去品鉴,在介绍毕加索绘画特点之后,让学生观察、思考能够表现毕加索的精神情趣和个性风格的人物画的艺术效果。学生获得的体会可能个不相同,甚至批评的大有人在;但是,我们老师要进行引导,不能用自己的审美观、或是教科书、前言的审美观点去要求学生。另外,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以学生绘画的水平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学生的绘画能力不代表他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重视有效教学开展,避开审美培养误区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美术教育要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更要教会他们对美术作品的辨别能力、品鉴能力。因此,我们的美术教育要教会学生对色彩、构图等的认识,更要教学学生理解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在发掘美术作品内在的情感因素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将情感体验转化成为审美情趣。当然,美术教学中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进行培养,在美术作品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灌输真善美、假恶丑的道理,可以说也是在渗透审美教育,这样,学生才能提高是非力和明辨力,增强审美能力的质量。另外,我们在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中,要让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拓展美术阅读的视野,引领他们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美术。同时,在教学中尽量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并给予他们充分表现个性、自我的机会。如此,不断的提高他们的美术创作兴趣和能力、欣赏能力,增强审美意识和能力。总之,初中美术教学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树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创造性的开展有效教学;从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入手,不断推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欣赏能力的提高,如此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贡献。

自 教育网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