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着装与主持环境的关系

2014-11-14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热点导读】:新闻娱乐化现象试析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着装与主持环境的关系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摘要: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载体,是个人传情达意的最好工具,也是个人自我体现的最佳手段。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着装更是所在节目、所在电视台乃至国家整体形象的代表。主持环境,小细节,大问题,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是决定主持人着装及电视整体声画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着装;主持环境
    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饮食也许可以随心所欲,穿衣却得考虑给他人的印象。”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种公众形象,不管在何种场合主持节目,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着装与现场环境的统一就变的非常重要。在此,笔者主要从社会环境、场合环境、传播技术这三个方面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着装与场景需要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种特殊形象的代表,所进行的节目主持是一种社会活动,其形象肯定会受到环境的宏观影响。因此,这也就要求主持人着装和各方面形象都要融入所处的社会环境,考虑到时代、社会、民族、地域、文化等因素,个人形象应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代主旋律。
    我国电视事业发展至今,节目形式日益丰富,以往单一的播音方式己逐渐远去,昔日主持人的播音方式显然不能适应今天节目的需要,我们能很明显地感觉到不同时空所导致的审美需求变化。因此,主持人的着装必须合乎时宜,符合时代大背景的需求。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这些潜在因素对外景主持人形象塑造的影响尤为重要。例如:我们南北各地气候明显不同,气候差异所导致的文化风俗及穿衣风格也大相径庭。因此,主持人的着装只有以所处地域环境为基础。充分考虑所处社会环境,才能更贴切地符合节目定位。
    总之,社会环境是影响主持人着装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主持人着装只有融入所处社会环境,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具有时代精神。
    二、场合环境的影响
    场合环境指主持时所处的具体地点、场合,不同场合对主持人着装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一)工作地点的影响
    如今电视节目日益丰富,以往单一的室内场景已不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受视需要,主持人离开“演出棚”,走近百姓生活成为必须。外景拍摄对主持人来说看似随便却暗藏玄机,主持人往往是通过自己谋求与被采访对象的“对等关系”来达成一种默契,拉近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形成亲切和谐的谈话氛围,否则会使双方产生隔阂。例如:着名节目主持人张越常将主持现场搬入咖啡馆、嘉宾家中、户外等,个人着装既符合节目定位、不失个性,又使被采访对象感到亲切、随和。
    反之,当主持人走进演播室,其着装则主要考虑室内背景的布置。例如众多娱乐节目,其背景多采用较为活泼的亮色搭配,主持人在着装时要根据舞台、背景环境设计,根据不同节目定位在服装的款式、色彩上追求变化,只要与节目主题相符,即使夸张、怪异的造型也可选择。
    总之,工作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节目主持人服饰的选择,如果服饰搭配与所处场合环境不符,将会严重影响节目诉求的传达,甚至可能出现负面效果。
    (二)节目氛围的制约
    节目氛围通常被分为两种:喜庆与悲伤。喜庆的节目氛围要求主持人所穿服装能尽量体现轻松、诙谐、愉悦之感。悲伤的节目氛围则要求主持人的装扮较低调,主要以暗色调为主。例如;春节,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各大电视台都会使尽浑身解数制作各种风格的节目来吸引观众。根据氛围需求,主持人多会选择喜庆而又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这不仅符合受众的审美需要,更渲染了热闹的节目氛围。
    个人着装若与节目氛围不符,不仅有损于个人形象的塑造,也会对所在节目造成负面影响,适当节目氛围正确着装,是对主持人着装的一个基本的要求。
    三、传播技术的影响
    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进行主持时,所处环境的光电技术、照明技术、摄像技术以及电视机等各方面条件,都对主持人着装有不同的限制及要求,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内在限制
    所谓内在限制,多指硬件条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即电视设备机器本身的制约。目前所广泛采用的电视设备机器本身不可能像肉眼一样百分百地反应所看到的事物,它对事物的分辨率、色彩的还原能力以及画面清晰度等都远低于我们肉眼所见,不能完全准确地还原事物本身色彩,尤其对红、绿、蓝三原色的反应最为夸张。同时,由于宽屏幕电视的广泛应用,更突出了电视机本身对画面的纵深感、空间深度效果较弱的缺点,这都对主持人自身的立体形象以及着装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
    因此,主持人着装时不易选择高亮度、高纯度的服装,应以色彩柔和、低纯度且反差较小的服装为宜,这样更容易营造荧屏上的视觉美感。当然根据不同节目性质及需求,着装要求也有所不同,如:少儿或娱乐类节目主持人就应选择色彩鲜亮、款式略微复杂的服装来烘托节目氛围,当然,色彩、款式等各方面的关系必须协调得当。除此之外,应利用化妆和光线造型,增强主持人面部轮廓的层次和服装的层次感,通过造型的加减原理,避免使主持人的整体形象因为变形而失真。
    (二)外在影响
    影响传播技术的外在因素很多,主要可归结为照明技术和摄像技术两点。完美的自然光源并非时刻都有,因此,为得到理想画面效果,则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人造光源来完善光源。由于人造光源是运用灯光器材来营造所要表现的时间特征及现场环境,所以它会直接影响所拍摄事物的色彩属性。与此同时,摄像技术也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优秀的摄影师能在恰当把握现场环境的同时,发现新角度,诠释完美的主题。
    总之,只有了解和掌握背景与主题或服饰问的色差原理,才能使主持人的形象突出且恰当,使多种人造光源服务于主体,突出主持人的整体形象,使主持人形象得到充分的显现。
    四、结语
    对于主持环境的认知和把握,可以说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问,只有细心钻研揣摩,才能从中悟出自己的心得和乐趣。不同的环境有不同要求,只有明确主持环境的各要素,才能为主持人的正确着装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当然,对主持人着装与主持环境间关系的探讨,不仅仅是主持人的个人问题,更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应重点关注的,它将是推动电视事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蒋育秀,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73
    [2]陈燕琳,探析服饰色彩审美表现语言,学术论坛2006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