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对广电基础设施建构研讨

2014-11-14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热点导读】:新闻娱乐化现象试析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
对广电基础设施建构研讨 自 3 e du
    这些年来,虽然盟委、行署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广播电视装备,但我们也应看到,上级各方的投入,对我们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只能解决突出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我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装备水平,初步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逐步形成全盟广播电视网络一体化的综合信息交换平台,形成新闻综合频道与专业频道相结合的制作、播出体系,以卫星、数字网络为主的广播电视技术体系,提高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传输和收听收看质量,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的产业化发展,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西新”等工程,扩大广播电视的综合覆盖率。政策已为我们提出,最重要的是看我们广电人如何行动。
    广播电视是新农村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民群众获取的信息95%以上来自广播电视,农民群众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大约在2-3小时。广播电视已成为我国农村最为普及、最为便捷的信息载体和文化娱乐工具。因此,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大事,各级各部门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为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努力。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
    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国家计划全面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当前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资金、网络管理与维护等问题,要让广播电视深入到千家万户,首先要从终端抓起,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意义,要支持广电事业,将这一工程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中,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切身体会到广播电视节目带来的好处。自1998年国家正式启动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截止到2005年底,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4.4亿元,基本解决了全国11.7万个行政村和8.6万个自然村共9700万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我盟广电人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近年来,在中央、自治区和盟委、行署的关心支持下,我盟广播电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初步形成了无线、有线、微波、光缆、个体卫星相互补充的综合覆盖网。
    “西新工程”。要加强西部地区广播电视设施建设,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收听收看质量,增强播出传输安全保障能力。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盟偏远地区很多农牧区群众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随着国家和自治区“西新工程”的推进,2001年国家和自治区投资配置2部1kW调频发射机;2003年投资300多万元,为我盟更新17部电视发射机及天馈线、电源等配套设备,该工程涉及全盟3个旗的10个电视转播台站。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艰苦努力,全盟17部发射机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各项技术指标基本符合要求,使我盟电视覆盖范围有了大幅增加,观众收视效果也得到极大改善。

自 3 e du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