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建构的方向

2014-11-17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热点导读】:论美  论美学的现代发生  审美的命运:从救赎到物化
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建构的方向 自 3 e du教 育网
    目前,城市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居住环境,因此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质量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生态城市美学的涵义
    生态城市美学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从广义上讲,生态城市美学是指对自然、城市中的人以及人本身之间的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研究;从狭义上讲,生态城市美学只是对自然和城市中的人之间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研究。城市生态美学最主要的是自然与人之间的生态审美,但自然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在哲学层面上具有普遍性,因此就会产生自然、城市中的人以及人本身之间生态的审美关系。
    生态城市美学关注自然与人、环境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审美,关注生态系统是如何让人们产生审美,并让人享受快乐的。因此,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首先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然后要满足人们的生存、发展和机体的需要,最后要提供一定的精神审美需要。
    二、生态城市美学的建设
    (一)生态城市美与生态环境美
    生态环境美是指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内在和谐之美。它是以自然和人的合二而一为基础的,自然与人的生命节奏、律动形成一定的融合和共振,从而达到美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生态环境美。因此可以说,生态环境美不仅反映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而且展现了生态环境的存在意义与价值。
    现代社会重视环境的生态美,因此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必须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人和社会的发展才是关键。所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二)生态城市的建设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存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以及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美学的最终目的是在周围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存的情况下,促进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从而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的审美创造。这充分体现出了生态环境美学对人类现实与终极命运的关注。所以,生态环境美学必须要在尊重生态自然的基础上,对城市的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加以融合,最终实现乡村与城市的生态大融合,促进自然与人和谐发展。
    关注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美,促进艺术美与自然美、内容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统一,很好地运用艺术美的手段展现自然美,从而实现人文的环境之美与生态效益。
    三、生态城市美学的实际应用
    (一)生态城市美学的实际应用原则
    1.生态平衡
    无论是整个地球还是某个区域,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内,人们只有保持生态的平衡才更好地生活、生产,以及进行其他人类活动。生态的平衡是一种美,并在生态环境中得以展现,其本质是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统一。只有在这种和谐统一的环境中,人们才能够欣赏到生态环境的美。
    2.无污染
    无污染是指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动态关系没有任何精神或物质上的遗患,这是生态平衡的要求之一。然而人类生活及生产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但由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条件是有限的,因此要做到对环境的零污染是不现实的。目前,人们能做的就是将这种污染尽量降到最低。
    3.生态美观
    美观是对大自然与城市居住环境和谐追求的最高境界。大自然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体现在物质、能量以及精神的境界上。因此,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城市的生态美学都是不可缺少的。
    4.共生
    共生是一个相对整体的概念。生态美在古代是一种依赖生存的美,其理念是要表达一种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和谐;而在近代,生态美的表现则是竞生的美,其理念是要表达一种主体化的审美自由;在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生态美的表现是一种共生的美,其理念是要表达天人共生的一种美学理想。由此可见,生态美是一种历史发展的产物,其产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在城市的生态建设上也要将自然与人类的居住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以共生的角度来看待环境与人,不能将两者分离开来。
    (二)生态城市美学的实际应用方法
    1.静态的应用
    静态的应用方法是将生态城市的美学建设原则进行有效的落实,在建设的美学设计上将这些原则贯穿在整个过程之中。
    2.动态的应用
    生态城市的美学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不仅要有理论上的研究,还要有与之配套的生态实践应用,后者被称为生态设计。在城市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生态应用显得越发重要。例我们应将自然生态作为中心,把城市看成自然的一部分,并尽量将城市纳入生态系统中进行考虑。在对居住区进行景观设计时,其微观部分需要借助环境设计给住户提供良好的通风、光照、有害气体吸附以及噪音阻隔,同时还要对附近区域进行自然生态和景观的设计,从而实现城市居住的生态多样性。
    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需要加强自然环境与住户间的联系,采用一切有效措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地降低人工层次,关注自然环境。
    结语
    生态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课题。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要严格遵循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原则,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自 3 e du教 育网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