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新闻娱乐化现象试析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
浅谈草原歌曲现况及其传播策略
更
多精
品源
自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游牧的生活方式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遥远,牧民们用自己的歌声传唱着心中的寂寥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这歌声是唱给草原、唱给羊群、唱给远方的人们,同时也是唱给自己听的。今天,这回荡在天地间的悠扬歌声从草原深处走到了世人面前,已经成为草原上特有的文化现象,当属于“草原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因子。关于“草原文学”的定义有很多,各位专家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比较来说笔者更为赞同下面这个理解,“草原文学,是在草原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主要是在产生了文字之后)产生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在内容上反映草原游牧生活、抒发草原游牧民族思想感情、表现北方骑马民族的性格特点,在形式上适应畜牧业生产的特点,便于游牧民族人民理解、接受、传播、继承和发展。”〔1〕草原歌曲做为草原游牧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反映,是游牧文化的产物,从其渊源上看属于一种音乐文学作品,草原歌曲既有“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又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形成了“别具一家”的审美风格,因而可以并且有必要放在草原文学领域里进行研究。
一、当代草原歌曲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年以来,我国的音乐文学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品好不同的音乐大众送上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其中草原歌曲以其悠远辽阔、生动传神、热情奔放的魅力,让广大音乐爱好者为之倾倒,使草原歌曲“飘过原野,飘过林涛,飘向天涯海角”。目前,关于草原歌曲的选集主要有:由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征歌活动组委会编写的《草原新歌》(上、下册)和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内蒙古歌曲选》(蒙文)这两种,共收录草原歌曲5846首(有重复),下面就对建国以来草原歌曲的发展脉络略作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十七年的草原歌曲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十七年中,我国的政治风云可谓变幻莫测,然而社会经济取得的骄人成绩也不容抹杀,物质文明的发展带动了精神文明的蓬勃,在这十七年里草原歌曲一改旧貌努力赶上时代的步伐,亦如它的姊妹艺术一样经历了种种波折,道路虽不平坦却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广大群众将胜利的喜悦以及对党的感激都溶入到歌声中去,在草原上歌颂党和伟大领袖的歌曲盛行一时。这些草原歌曲优美动听、朗朗上口,然而其内容过于严肃单薄,大多是为了宣讲革命道理或传演英雄事迹,与现实生活联系较少,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提起当时的草原歌曲,人们就会想到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词曲),在这首歌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草原上的人民对家乡的深切热爱,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以及中国共产党为草原人民带来的详和、安定生活的感激。此时的代表作还有《草原晨曲》(玛拉沁夫词,通福曲)、《牧歌》、《在那遥远的地方》、《骑着马儿过草原》(李巨川曲,马寒冰词)、《牧马人之歌》、《草原之夜》(田歌曲,张加毅词)、《敖包相会》(通福曲,海默词)等经典曲目。犹如草原上的萨日朗花一样,草原歌曲带给人们心旷神怡的听觉享受。近几十年来,草原歌曲一直经久不衰,如前面提到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夜色美》、《敖包相会》等老歌,现在仍为人们所广泛传唱。
(二)文革十年中的草原歌曲
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造成政治上的混乱,在文化上则表现为对传统文学和艺术的彻底否认,草原歌曲虽然没有像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样式那样滨临凋败,但是题材的单一化禁锢了草原歌曲发展的脚步,使草原歌曲在此时期裹步不前。这一时期的草原歌曲以革命歌曲为主,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歌颂党和伟大领袖毛泽东,二是毛主席语录歌,这在我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奇观。此时的草原歌曲代表作品有:《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李德全词,高失衡曲),马俊英的《草原人民歌唱毛主席》,《草原小巡逻兵》、《奶茶献给毛主席》、《骏马奔驰保边疆》等,这些歌曲使毛主席的形象被深深的烙在了美丽草原上。然而,艰难的时世并没能完全阻隔草原歌曲创作者对生活的挚爱,在革命歌曲的重重包围下,反映人民热爱家乡、向往美好生活的草原歌曲也悄然闪现,1975年由着名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火华词,阿拉腾奥勒曲)有如草原上升起的袅娜天籁,激荡着每一个草原儿女的心。
(三)1976年至1999年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草原歌曲
1976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另一个历史性转折点,党中央制定了全面拨乱反正的政策,粉碎了四人帮的文化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发展路线,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一扫文革时的“又红又专”草原歌曲也因此走向了随性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段国内流行音乐迅速发展,它的自由与率真受到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热切追捧,草原歌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不甘落后,紧跟时代脚步产生了为数众多的流行音乐作品。以德德玛、腾格尔、韩红、容中尔甲、斯琴格日勒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流行音乐歌手们,演唱、创作甚或是翻唱了很多具有流行风格的草原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天路》、《家乡》、《神奇的九寨》、《故乡》等等。这些草原歌曲不仅演绎了歌手对家乡的深情与热爱,更成为中国流行乐坛的新气象,同时也为草原歌曲的发展打开了局面,赢得了活力与生机。
(四)2000年至今的草原歌曲
将新千年的前十年算作一个时期,于时间上来说有些短暂,然而在这十年中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这个全新的高度。与此相应的是新的音乐作品的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草原歌曲的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音乐风格也繁复多样与其他流行音乐样式并驾齐驱。同时,由于电子技术与网络的迅猛发展,数字形式已成为草原歌曲创作与传播的重要渠道,在网络上可以随意下载喜爱的草原歌曲,也可以将自己喜爱的草原歌曲传到网络上与他人共享,这种互动性加速了草原歌曲的传播与发展。新世纪的十年是草原歌曲辉煌的十年,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为人们所接受和传唱,对于这些草原歌曲的演唱者人们可能会有些陌生,然而一旦听到歌曲的旋律或名字,大家便耳熟能详了,如《我和草原有个约定》、《陪你一起看草原》、《乌兰巴托的爸爸》、《高原蓝》、《我要去西藏》等,曾登上央视春晚以及各地方电视台的《吉祥三宝》,在中国各大音乐排行榜上名列前矛,来自鄂尔多斯的蒙古族姑娘杨魏玲花,是目前国内流行乐坛炙手可热的组合———凤凰传奇的主唱,这个组合在《草原凤凰》、《一代天骄》、《康定情缘》等草原歌曲中注入现代元素,使之以全新的风貌向世人展现其独特魅力。英格玛、乌兰托娅、央金兰泽、萨顶顶、徐千雅、童彤、布仁巴雅尔、索朗扎西、龙梅等,是伴随这些“新生代”草原歌曲走入人们视野的歌坛新秀,这些歌手及其演唱的曲目在网上可以随意搜索并下载,他们的歌声更是随处可闻。
二、草原歌曲的网络传播
通过对当代草原歌曲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时期的草原歌曲其传播特征和发展情况是不一样的。21世纪是草原歌曲发展的鼎盛时期,草原歌曲借助现代传媒的辅助作用,迅速而广阔的传播于大江南北。草原歌曲从过去的曲谱传播、广播传播、磁带、CD传播;电视传播发展为现在的网络传播,不难看出当它与现代的新媒体互联网结合之后,其发展势头才出现突飞猛进的趋势,网络的传播作用不容忽视,但是这与草原歌曲自身发展的时代特征也是不能相离的。
(一)草原歌曲的网络传播方式
“互联网作为一种多媒体技术合成的媒介,其不仅集合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传播功能,而且还开发出手机短信、电子商务等其他的传播功能,并包含了所有的人类传播方式。”〔2〕在网络上,受众不仅可以实现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同时也可以进行大众化的传播,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多媒体的集合体,其对草原歌曲传播带来的传播环境是前所未有的。目前,通过网络草原歌曲的传播范围已急剧扩展到全世界,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草原歌曲”,可以找到与该关键词相关的网页约12,000,000篇,在互联网平台这个草原歌曲的海洋里,草原歌曲亦即信息的传播方式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文本传播、音频传播、视频传播三种方式传播。
1.文本传播方式
草原歌曲的文本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歌词;曲谱;对于歌曲以及歌手的介绍、评论等几个方面。从歌词来看,网络上除有专门的门户网站外,还有个人网站、博客、BBS以及社区论坛等网络空间,对草原歌曲的歌词进行介绍、引用和转帖。关于歌词的信息,我们可以到百度、谷歌等大型搜索引擎中进行搜索,在“百度中输入“草原歌曲歌词”这个关键词,在0.046秒的短暂时间内,百度搜索引擎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3,690,000篇,这样海量的结果令人满意之余也会有些无所适从。对于曲谱,几乎所有在网络上传播的歌曲都配有曲谱,曲谱在网络中的传播,为一些业余人员向专业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这些门户级草原歌曲网有:天堂草原音乐网( ttcy. com);内蒙古音乐网();一听音乐网();九天音乐网();七音音乐网();搜狗音乐(mp3.sogou.com);我爱音乐网();可可西音乐网();星吧音乐网();365音乐网();世纪音乐网();数字音乐网()。此外还有一些综合型音乐娱乐网站,也提供草原歌曲欣赏栏目,而且歌词也会同步显示,在这些网站上还提供了评论界面,广大网民可以对
[1] [2] [3] 下一页
更 多精 品源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