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导读】:新闻娱乐化现象试析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
从网络新闻评议会和新浪经验谈微博自律
精品
源自数
学科
针对当前微博发展中存在的负面影响,文章以新;良微博为例,总结了我国在微博自律方面已有的尝试,借鉴世界各国网络新闻评议会机制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对微博自律提出了建议。
我国微博自律现状
2009年12月9日下午,新浪、搜狐、网易、百度、中搜、中国雅虎、奇虎七家搜索引擎服务商在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第九次会议上签署了《搜索引擎服务商自律公约》。此后微博兴起,公约中的自律原则也得以沿用。在微博自治的尝试中,新浪微博走在前面。
一、签定公约
新浪微博平台服务商通过与微博用户签订《新浪微博社区公约》《社区管理规定》的办法,约束用户行为。作为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正式的网络监管法律的补充,这种“民间协议”更为细致灵活,能够以软性的办法解决一些并不触犯法律但是影响网络秩序的行为。以《新浪微博社区公约》为例,自律责任规定在公约第23条中,分为“内容处理”与“账号处理”两种方式,做到了“网络之事,网络解决”。
二、用户举报制度
这种发动群众的自律监督机制并不鲜见。早在2002年4月,韩国有害信息举报中心成立了一个非政府组织——“网络巡警”,该组织全部由志愿者组成,协助维护网络空间的有序发展。
新浪微博在每一条微博下方的工具栏里都设置有“举报”按钮,一旦有用户在接触该信息时认为它超越了法律或伦理道德的界限,亦或是对自身造成了伤害,便可以点击按钮进行举报。经举报的信息经后台工作人员审查后会作出相应处理。基于这种用户参与的理念,新浪微博正在发展自律专员机制。
三、内容把关
当下微博的内容把关主要是基于数量和关键词。这种“审查”具有一定的过滤功能,能够净化微博环节。但是,不同于报纸或网站,这种更为彻底的“事后审查”效果并不见得多理想。微博媒体流动的海量信息很难被全部检查,现行技术一般是以转发次数多、评论数量大的微博为主要审查对象。这种审查一方面存在大量“漏网之鱼”,给谣言和骗局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无法从源头上遏止谣言在微博上“诞生”。微博上内容发布时唯一的“把关”环节是关键词屏蔽。绝大部分内容都要等到已经发出,并且相对广泛传播了,才会得到“事后”的清理。
同时,其他用户只能看到某天微博被删除的通告,却并不知道原微博是何内容、有何不妥,因而一些人对此做法有所质疑。
四、“微博日报”
除了对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管制,新浪微博近期又针对过度信息设计了“微博日报”,将一些新鲜有趣的信息整合起来展示。这种方式旨在帮助用户整合真正需要和值得被关注的信息,但是,面对无孔不入的转发和@,面对难以控制的私信,面对多种多样的用户群,“微博日报”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些措施虽有不足,但在微博自律上已经取得了一定功效,值得在更多网络平台上推广。
加强微博自律的建议
一、明确微博自律的性质和定位。微博自律常常使人产生这样的错觉,那就是法律对微博上“鸡毛蒜皮”的小事无可奈何,微博管理主要靠自律。事实上,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媒体自律不是建立在政府管制的基础之上的。如加拿大政府授权对网络舆论信息实行“自我规制”,将负面的网络舆论信息分为两类:非法信息与攻击性信息。前者以法律为依据,按法律来制裁;后者则依赖用户与行业的自律来解决。应当明确,微博自治应当是立足于“他律”的,是对政府网络监察的有益补充。
二、明晰微博自律的责任主体。从新浪微博的自律措施中不难发现,当下微博自律的行动主体主要还是微博服务的平台提供商,是企业。但实际上,广大用户才是微博自律最强大的力量所在。用户才是微博的发布者、传播者、接收者和评价者,在媒介提供的平台上自由交换信息。
三、加强用户自律机制建设。用户自律,实际上包括了约束自己和监督他人两层含义。
新浪微博正在建设和发展的“自律专员机制”是用户自律的很好尝试。一方面,发掘积极参与举报的网友,作为自律专员选拔的后备力量;另一方面,每周为自律专员提供一周热点事件及注意内容,总结一周之内微博上重点出现的不良信息类型及部分案例,同时预测下一周可能出现的情况,使专员逐渐对举报内容形成比较清晰的判读尺度。②搜狐还发布了首个微博行业的《自律专员工作规范》。
从自我约束的角度看,微博自律需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用户网络素养。这不妨学习新加坡经验,引入“家庭”作为网络自律的有益元素。1999年11月,新加坡广播局成立了一个志愿者组织——互联网家长顾问组,专门指导家庭父母教育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该组织以讲座、培训班等形式辅导家长提高互联网技术运用技能,增强家长自身的媒介素养,促进他们对孩子使用互联网的控制和调节。
四、依托技术进步,优化微博自律。对服务商而言,基于数量和关键词的内容审查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优化过滤机制。对用户而言,用户可用的净化技术也是科技创新的方向之一。英国就通过向网络用户提供过滤和分级软件工具,由用户自己控制他们及其子女在网上浏览的内容。
五、加强对西方网络自律组织的学习、了解和沟通、交流,学习欧盟的国际举报热线联合会等组织的运作方式,在政府领导下积极建设第三方组织。新浪招募了一批专家学者、机构用户、媒体人士、律师等组成“用户委员会”,并以“卷宗”的形式全程公开如何判定信息违规与否。这种委员会与专业的网络新闻评议会相比仍有不少局限,需要和政府有关部门、同行业服务商以及用户共同协商,建设适合中国的第三方评议会。
长远来看,微博自律是一个关乎教育的宏大主题,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才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