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新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

2014-12-17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热点导读】:新闻娱乐化现象试析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
新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 精品源自化学科
    新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摘 要:新媒介如火如荼的发展,网络承载的虚拟之城与镜像之城与现实之城融通,重构了人们曾经认知的世界与文学生产源头的世界。在媒介文学事件频发的过程中,文学的经典与通俗所、展现出不同的与媒介互动,本文在区别对待的分析中揭示新媒介时代文学传播的真相,并对传媒的第五媒介说进行浅析。
    关键词:新媒介 文学五要素 经典文学 通俗文学
    一、新媒介时代,世界的重构:虚拟与现实的融通
    以网络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第四次传播革命。新媒体以无延迟的传播速度,实现了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寓言。
    社交网络、虚拟的镜像之城不断构建,网络成为80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曾经裂缝不再是巨大鸿沟,虚拟与现实交互,构建了当代人新的生存图景,重构了文学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的内涵。
    二、文学与媒介:第五要素说
    1953年,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提出了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的批评范式。
    当下,媒介成为批评文学的第五要素的观点甚嚣尘上。在前现代媒介的文学时代,媒介的长期单一性和其对整个文学活动影响确诚然微弱。
    而新媒介的发生发展对于当代文学领域却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介,改变了文学元媒介(文字)的承载媒介。新媒介的发生,改变了传统“书稿”的书写方式,“键盘文学”与新生代作家的崛起;新媒介扩张了文学活动的传播媒介,带来了以影像为主体的纷繁复杂的文学大餐。
    文学媒介的变化,引发了与从前大相径庭的文学观感。媒介成为文学批评体系的第五要素存在合理性。
    然而,值得商榷的是,考虑媒介成为衡量文学作品价值的第五要素的起始,基于“媒介文学事件”的频发与网络文学的骤然升起的偏重于“娱乐”、“狂欢”、“炒作”的事件。媒介的第五要素说显然是与通俗文学的摩擦中被发现,而经典文学在新媒介面前的表现不可一概而论。
    四、 新媒介对经典文学的传播扩张与文学品格伤害
    1. 新媒介对经典文学的扩张性传播
    新媒介与经典文学的互动、与严肃作家的互动难以用量化的原则去考察。本文尝试用文学媒介事件分析。
    新媒介将经典文学的承载不再苑囿于纸质印刷品,经典文学的影视传播将文学内容进行了一次“大众”普遍传播,给文学作品带来视觉大普及。1986年春,莫言中篇小说《红高粱》于《人民文学》第三期发表。1987年《红高粱》完成拍摄,1988年5月19日首先在香港公映。经过视觉呈现的《红高粱》将莫言小说里弥漫的厚重的红色,在5分钟的山歌里《酒神曲》集中展现。
    电影《红高粱》获奖无数,捧得了1988年获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等大奖。莫言表示:“电影的影响比小说大得多,小说写完后,除了文学圈也没有什么人知道。但当1988年春节过后,我回北京,深夜走在马路上还能听到很多人在高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
    新媒介对文学经典的再一次表现,突破了文学的印刷品的单一承载媒介,将文字、影像相结合,拓宽了人们与经典的接触途径。
    2.新媒介的镜像之城的构建对文学品格的伤害
    新媒介拓宽了的接触途径,却在一定意义上即放低了文学接受的准入门槛。
    “对于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那个时期,我给了它一个名称,叫做‘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模式,所有成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可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印刷术时代的文学经典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富于理性,不能自相矛盾。而进入新媒介的图、文并茂状况,却打破了之前的文字理性。
    除此之外,新媒介的发生与发展,其内置的便捷性、交互性,极大地拓展了交往的空间,辅之以娱乐性,改变了经典文学的舆论场。媒介构建的虚拟世界不断与现实交融,改变了人们还有作家对待世界的认知方式,在纷繁复杂的报道中,过于碎片化的认知充斥了人们生活,作家开始难以去把握世界的整体与核心。
    新媒介构建的网络之城,却将世界涂成复杂、含混的(如图2、3的灰色调),世界所呈现的“无名”的状态,加重了严肃作家在这整体无名的状态下进行心灵探索的无力感,也同样诱发了“现当代作品无法表达现当代人真实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的追问,这也对思想界对文学界的炮轰做出了一些解释。
    五、新媒介融入下的通俗狂欢
    上世纪90年代,市场、资本大规模涌入文学领域,通俗文学在新媒介的支持之下,找到了新的传播、运作平台,网络文学异军突起,鸳蝴的言情、官场黑幕的讽刺、武侠的惊奇、玄幻小说搭乘着技术的爆炸迎来了发展。
    新媒介与传媒在通俗文学的生成中刻上了自己浓重的烙印。
    新媒介如火如荼的发展,网络承载的虚拟之城与镜像之城与现实之城融通,重构了人们曾经认知的世界与文学生产源头的世界。在媒介文学事件频发的过程中,文学的经典与通俗所展现出不同的与媒介互动的面貌:经典文学生产的“世界”因素发生变化,增加了严肃作家认知、体悟的难度,致使发生当代文学无法认知当代生活的窘境;而通俗文学则搭载新媒体技术,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走向了大规模的狂欢。
    参考文献:
    [1]于音 舒晓程. 红高粱等三部小说曾登大银幕,电影助推莫言走向世界[Z].( 2012-10-
    [2]尼尔?波兹曼. 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社.2011.

精品源自化学科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