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优化德育体系 提高德育实效

2014-03-18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优化德育体系 提高德育实效

湖北省宣恩县民族实验中学   肖秀菊

高速持续发展和充满挑战的21世纪,将对人的素质,特别是对人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人,不仅要有健康的心理,还要有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高尚的道德
和人格。 才能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和职业理想。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
校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和基础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基
础教育。因此,中学德育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为指导,以优化初中生
道德心理为核心,优化德育体系,构建德育新模式,切实提高中学德育实效。

一、树立时代观念,优化德育体系,以教育助德育

㈠学校德育要与各育共同发展,贯穿整个教育教学

中学德育有其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但我们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不能将其单独割裂出来
。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等,都与其他各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的素质也是一个整体
,是相互影响和协调发展的。我们不能就德育而搞德育,要有意识地将德育同其他各育有
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德育既能为其他各育服务,同时,德育又能与其他
各育一起共同发展。

㈡学校德育必须回归社会生活,紧扣学生生活实际

学校德育必须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
中去。中学德育应该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教育和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
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用新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热爱学习,
学会学习;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否则
德育就成了无源之水。

㈢学校德育要注重科研的有效投入,以科研助德育

学校德育要注重科研工作要正确定位,即定位于应用先进教育理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新
时期需要我们的德育工作不仅要有对工作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而且要有对工作严谨求实
的科学态度。就德育工作者个体来说,加大对德育研究工作的投入,是提高实际水平和工
作效率,使自身价值得以升华的最佳途径;对学校集体来说,加大对德育研究工作的投入
,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和办学水平、创造学校特色的基本途径。

㈣学校德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学校德育应为学生发展服务,即学校德育要从学生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发展需要出发,为
学生的生活、学习、生理、心理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要充分理解学生,挖掘学生进行
自我教育的潜力,帮助学生解决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帮助学生解决已有道德水准
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帮助学生在自主认识、体验、选择过程中,实现
自我成长。

㈤学校德育充分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心理权益

心理权益是学生应享有的基本权益之一,学生应有获得生活、学习安全感的权益;有被尊
重、理解、鼓励和爱的权益;有被集体接纳、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参与集体活动的权益
;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权益;有自主选择及自主决断的权益;

学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得到尊重,以及得到具体帮助的权益;有在个性心理品质发展上
得到帮助和服务的权益。要自觉杜绝无视学生心理权益的各种不良教育行为和方式,要满
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要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并在此环
境下、土壤里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得以充分舒展。

二、强化德育措施 ,构建德育模式,提高德育水平

㈠注重未成年人心理疏导。

人的心理作为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支柱,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其影响是极为广泛而
深刻的。特别是一些心理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因心理障碍、心理危机,无法适应复杂多变
的社会生活而误入歧途,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要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是一生中最重要
的任务,它关系到未成年人是否能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要引导未成
年人成功的度过心理发展的各种危机,防患未然,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促进未成年
人健康成长。

㈡做好传统活动的创新研究,注重道德心理培养。

学校是德育重阵,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和德育目标、要求,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
展报告会,德育专题活动,主题黑板报,读书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艺术
节,重大节日庆典活动,国旗下的讲话及其他文体活动。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参观学习、
服务,旨在使学生形成积极心态,发展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能力。强化三个方面的教育
:第一是三热爱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爱集体、爱学校
、爱班级、爱小组、爱他人与自己的言行结合起来,开展“人人献一份爱心”活动,增强
集体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二是基础道德教育。针对社会要求
和当代学生思想和道德行为特点,突出抓好“三心”“五倡导”。三心是爱心、责任心、
上进心。五倡导是倡导关心他人、倡导尊老爱幼、倡导崇尚科学、倡导诚实守信、倡导热
爱劳动。并围绕这些开展了各种德育活动,如颁发荣誉证书、评选十佳道德标兵、三好生
、希望之星等。第三耐挫教育。对调查报告中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的担心学业成绩不佳,
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影响学业,心理问题及困惑等,应加强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意志教育
,进行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品德教育,使学生学会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战胜挫折,逐
步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

通过班主任教育人,教师教学育人、管理人员管理育人等各个环节,通过各种途径、方法
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校心理咨询室定期开放,由校专职心理健康辅导员值班,架设
热线电话,安放心理信箱,向校全体学生发出公开信,对问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坦
诚交流,热情关怀,耐心疏导,为他们排忧解困。让学生懂得调整心态,把握好情绪。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为此,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并上好每一堂课,使家长所思
,有所得,有所悟,进而落实到教育好子女的行动中。班主任要定期家访,通过家访等形
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强大的德育工作合力,通过此方式来优化学生的道德心理。


㈢抓住道德教育的契机,使学生明确道德行为的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当一个人换了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时,希望在
新的环境中扬长避短,重塑自我形象,初中学生也是这样。抓住这个契机,开学第一天,
带领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民中学生文明礼貌用语》《中学生十不准
》等规章制度,利用黑板报宣传中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根据不同
阶段的要求
引导学生争做“行为规范人”、“文明礼貌人”、“勤奋好学人”、“自立自强人”。为
学生自我教育、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㈣着力互动评价,寻找行为差距。

正常的自我评价是学生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初中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自我
评判能力,但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滞后于他人的评价和集体
的评价。他们能较客观评价别人的道德行为,但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评价却带有偏激性,要
么夸大自己的优势,要么夸大自己的劣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他
人的评价相结合。首先组织学生参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进行自我分析,
分别找出自身的优点和有待规范的行为,然后组织召开“展示我自己”的主题班会,让学
生在伙伴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缺点。在自我分析中学生学会了自我鼓励。结合自我评价,又
组织召开‘我眼中的同学’的主题班会后,让同学互相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许多
优点和闪光点。经过自我和他人的互动评价,学生们都发现了心灵深处藏着的那个先进的
自我,学会了运用自己脑子里上进的火花推动大脑机器的运转,促进自我发展。

㈤强化自我锻炼,实施行为体验。

有了正确认识和自我评价,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要靠个体自身有意识地按道德目标
实施,这个实施的过程就是自我锻炼。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应多功能采用以下措施,提供
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机会。

职务竞选 学生学习、生活在自己的班级中,对同学和班级事务最有发言权。于是在班干
、科代表、组长等职务的选举上,采用自荐与民主选举相结合的形式。首先产生班长,再
由班长组织全班同学选举其它班委、各科代表、小组长,每个参加竞选的学生都要先选取
自己的职位,再
发表演讲,陈述自己竞选该职位的理由和上任后拟采取的措施等,然后由
全班学生民主投票选举各职务人员。这样做,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竞
选中进行一次自我教育和他人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