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让网络语言助力汉语言的发展

2015-06-21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网络语言助力汉语言发展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被广大网民所接受和应用。起初主要是网民们为了提高网络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定的语言。比如,用符号“∶-D”表示大笑、“∶)”表示微笑,数字“55”表示哭;字母“PLMM”代表漂亮妹妹,“杯具”表示悲剧。
    网络语言大量产生,新词新意层出不穷,它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词语构成语法,各种汉字、数字、英语、符号或简写混杂在一起,怎么方便怎么用,成为网民在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时尚潮流”。不可否认,这些网络语汇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正在成为一道新的、特有的语言文化景观。
    语言与社会文化是密不可分、相互包容和影响的。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必然,随着网络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网络语言将更多地介入到人们的交流中。网络语言还处于发展阶段,一些错别字、曲解词义的词语和语法混乱的现象对语文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网络语言从文字本身来讲也推动了汉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的词汇基本采用缩略型、符号型、借用外来词或传统汉语赋新意等方法,形式上多种多样,用起来灵活多变。语法方面表现出淡化语法和打破常规现象,既有对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改造,又有英语汉语规则的混合使用,丰富了人们的语言文字表达。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促使一批新词新语出现,增强了汉语的生命力;而21世纪的网络时代应该是一个更为开放、更具包容精神的时代。我认为,语言是活的、变化的、处于发展中的,从语言并非一成不变的发展规律来看,网络语言的兴起是必然的。汉语有其广博的包容性,网络语言带来的冲击不仅不会触及汉语根本,反而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更加丰富汉语言的语言词汇。
    网络语言这一道特有的文化景观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界定方法。一些语文教师认为,五花八门的网络语言是一些网民游戏人生、标新立异等心理支配下的产物,充其量只能在网络论坛中折腾,只能低频率地存在于网络这个范围里。它与传统语言文字相比,显得很不规范。网络语言大量使用缩写、错字、别字,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有些简写形式甚至完全背离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心理。试想,“神童”何以变成了“有神经病的儿童”?“MM”是两字词的拼音首字母缩写,可表示“妹妹”“美眉”“妈妈”等,存在很大的歧义性,虽然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传递、交流信息,但如在社会上广泛应用则会引起混乱。另外,网络语言中某些低俗、晦涩的词语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绪,对汉字的纯洁性造成挑战。但每一种语言流传下来都是经过时间和文化的过滤与积淀的。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一种社会现象,但如果没有对社会造成危害,我们暂时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坦白地讲,不少人希望语言纯洁,这种愿望是很美好的,但未免有些理想化了。要看到,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千百年不断进化的产物。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网络语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网络语言所显现的简洁、方便快捷、形象直观、幽默诙谐、富于生机活力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语言的发展。文化发展的过程本身也是语言发展的过程,只要我们以一种开放、包容、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网络语言就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作用,其健康、向上的成分也会成为中华语言文化的有益补充。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