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专家:家长育人入误区 孩子潜能不应过度开掘

2014-03-19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专家:家长育人入误区 孩子潜能不应过度开掘  

  当家长在为自己的孩子认识了多少字,会算多少算术题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教育部对全国30个省区市的一项调查结果却显示:在小学一年级儿童中就已有35%左右不喜欢语文,40%左右不喜欢算术。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学前教育研训部主任线亚威指出,只要有明显的效果就花钱去学,认为提前学习可以把别人甩在后面……这些观点已成为幼儿园及家长育人的误区,孩子们的潜能被过度开掘,其个性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将会被束缚。

  沈阳的一些幼儿园开设了“珠心算”课程,家长为这么小的孩子就能进行成千上万的加减运算感到惊喜。“其实,这后面是对孩子兴趣的剥夺和时间的浪费。” 线亚威说,所谓“珠心算”,就是老师引导孩子在脑袋里想象有一个算盘,老师给出数字的加减运算题后,他就在心里形象地拨动那个算盘,然后根据算盘珠的位置报出最后的数字。即使数报对了,孩子们对于十、百、千、万的概念也是不明白的,完全是机械地记忆,简单的重复。这对于他今后的数学学习一点帮助都没有,甚至还会形成与学校教学方法的抵触。而家长却被孩子表现出超出其年龄的运算能力表象蒙蔽了。

  线亚威说,对于幼儿的教育,家长主要有三方面的明显追求:近期能见效;提前(超前)学习;技能训练。于是四处可见孩子们6岁学奥数,5岁学拼音,3岁就开始练珠心算,用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用幼儿的尺度提升婴儿,学前教育陷入了低龄化的怪圈。

  据介绍,超前训练成为补习业者吸引家长惯用的伎俩。有些知识和技能在孩子以后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再学习是轻而易举的事,刻意加速的发展,不恰当的拔高使孩子过早成熟。让婴儿向幼儿看齐,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生的课程,发展的前一个阶段没有获得充实就产生跳跃,这种效应难以长久。许多行为只有经过一定的重复和积累才能稳定在心理结构中,刻意地加速发展,势必导致基础不稳固,对长远的发展没有足够的支持力,许多后来者居上的事实已经证明。

  线亚威指出,当人们为超前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却导致孩子的认知发展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价,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以其多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孩子的眼前发展以长远发展为代价。这样一种以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