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

2015-08-19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见习期间第一次走上讲台,我上课的篇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上课的收获不仅包括在课堂中积累的教学经验本身,还包括这次课堂教学带给我的反思和总结。通过备课、上课后,笔者深刻体会到任何理论最终都要走向实践,也真切感受到了“纸上学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本文将进行教学反思,深入思考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以及所应持有的教学理念。尝试将大学所学的理论与高中语文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相沟通的教学反思。 
  一 
  此前,笔者认为一节现代文或者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课堂的完整性。我把课文分成六个教学板块:介绍背景、指导朗读等。 
  反思后发现上课节奏太快,学生走马观花。只有使学生踏实掌握教师上课所传授的知识和学会课后迁移的课堂才是使人终身受益的语文课堂。课堂要讲得精,课时安排得当,教学目标不能太多,必须重点突出,把握进度。 
  二 
  大学期间掌握了如何应付大学期末考的一项技能。中文专业期末考试总是离不开艺术特色、思想内容等,习惯分点论证。习惯这种学习模式,我把此文分成六个部分上课。《左传》简介、故事背景等。文言分开讲解,字词学习无具体语境。学习字词枯燥,学生短暂掌握知识。 
  三 
  如何做到“文言常识”与“文言文化”之间有机结合也很关键。在上课的时候把重点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全部分类,通过PPT呈现。这种灌输式的上课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很被动。我的灌输式教学没有给学生创设具体的语境,也没有锻炼他们自己推敲文意的能力。他们只是简单记住了个别实词和虚词,没有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和结构。所以,只有有机结合“文言常识”和“文言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既掌握了文言常识,又体会到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文章的艺术特色。所以,“文”和“言”不分家,如果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分割,教学效果反而不理想。这也是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后所思考到的一点。 
  四 
  考试很少出现重复篇目,教师要使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敲,结合语境推测。文言不分家,走进文本里。不能把字词独立于课文之外,尽量疏通全文,逐字逐句分析各种文言基础知识。要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敲字词意思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字里行间分析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不能脱离原文。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进行深入思考,体会学习文言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