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究是一剂良药,能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探究的“规律”,让“规律”为学生的探究“保驾护航”。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学习;有效性
探究性学习为初中生的学习生涯注入了“活水”,很多教师组织探究性活动都颇有心得,或分层推进,或问题引导,或稳扎稳打,或设疑激趣,让学生时时有柳暗花明之乐、曲径通幽之喜、妙手偶得之趣。然而在反复实践与运用中,仍不免凸显出很多问题与缺憾,单一化、形式化、表面化,这些都使探究性活动的有效性得到极大抑制。如何找准探究学习的规律,让探究性活动达到有效、高效的“境界”,笔者认为只有做到探究有“法”、探究有“度”、探究于无形,才能够将探究之“丰盈”体现出来。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学为实践,对“规律”在初中生的探究活动中如何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思考,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探索初中地理探究学习的规律
规律是经过长期实践才形成的一种能够解决更多实际问题的客观方法,在初中地理探究学习中,“规律”的形成得益于以下几个重点要素。
1.合理设计探究任务
探究任务是学习的主线,也是师生之间展开互动的关键。教师要保证探究任务的客观性,只有客观的才是有效的。同时教师还要运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任务情境,并根据课程特点将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子任务”之间按照阶梯式的方法逐级增加难度,保证学生能够在每一次的任务完成中获得自信与乐趣,并在不断的任务驱动下找到探究学习的规律。
2.科学确立探究任务
探究任务的确定必须由学生自主来完成,教师可以将不同的任务进行呈现,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与能力选择任务来完成。这样能够确保学生可以更加广泛和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对任务进行分析、理解与解决,有利于他们通过任务完成的过程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3.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式自主学习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去独自面对完成任务的过程,教师在必要时提供线索和帮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仅凭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需要外来的力量作为支持。一般学生就会主动进行合作,他们会通过与其他学生或者是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来交换不同的观点与做法,从而探寻出正确的、快捷的完成任务的途径。
二、搭好探究“梯子”,提升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1.让学生探究“有法”
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一切探究性活动的展开都应以学生的情感、认知为基础,探究活动首先要让学生感到“情理相通”,然后采取与学生认知规律相得益彰的方法,做到探究虽有难度,但合理合法。如在学习“地图的基本要素”时,对于探究学习,教师可为学困生提供更多含有丰富色彩和动感十足的探究活动,引导中等生学会通过观看“地图的基本要素”进行探究,让优等生帮助教师完成对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引导,等等。要时刻关注学生潜在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已经达到何种程度,探究之后能够得到怎样的提升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选择适宜的内容与方法。如在让学生探究地形图的判断时,如果通过画的方法让学生将地形图的判断要素一一画出来,不但会占用很多时间,而且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地形图的立体效果。这时可以让学生用纸撕出不同的形状,然后进行拼接,看能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地形图,这样的探究效果显然会更好。尤其是这些看似十分简单的材料,为学生在规律的探究中提供了一个最为直观且形象的观察点,这种集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方法,无疑与初中生喜欢游戏、图片等认知特点十分契合,这给他们的探究行为添加了更多的乐趣,其效果显而易见。
2.用活动优化探究过程
中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和水平会随着他们越来越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而有所提高,当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客观,对事情的见解逐渐成熟,教师在这个时候应在教学中“加重分量”,通过更为深奥和具有启智作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去主动挖掘地理学科的内涵,并能够开始尝试使用一些较为简单的方法与技巧来进行学习。要通过资源的应用让他们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地理内容中具体运用了怎样的思想方法做出判断,从而形成规律,由此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实践中,教师可利用一些趣味故事来启发学生的心智,如在“传统的畜牧业”一课中导入数学中最为常见的“鸡兔同笼”:兔子和鸡一共有26条腿和8个头,那么兔子和鸡各有几只?一般来说,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先进行假设,然后再将自己的假设与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进行对应调整,最后再求出答案,而这种方法即数学思想中的“假设法”,这种“假设法”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前提。通过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拉近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此时运用探究学习去学习地理则事半功倍,会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有助于教师打造高效
课堂。
总之,探究是初中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致力于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为学生搭好探究的“梯子”,让学生掌握探究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推动学生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谢金裕.对新课程初中地理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认识[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0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