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停地寻找、摸索一种最优的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对如何落实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课前准备;课堂气氛;学法指导
根据我市重点课改项目“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教学效益最大化,即有效教学。以下对如何落实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没有课前准备,教学将是杂乱无章的、低效的。在制订教学目标进行备课时,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这就跟跳高一样,杆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跳不过去,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杆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跳过去,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高明的教师既要让学生觉得有能力跳过去,又觉得不太容易跳过去。
教学事例: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困难的同学,可以为他们制订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学习的最佳途径。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让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活跃状态,愿意随着教师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事例:很多一线的老教师都有一手绝活,就是自己的话不多,却始终能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整节课都积极思考,围绕教学内容去用心听课、记笔记、做练习。而教龄不长的老师,在这方面就差了很多,总是担心教学内容完成不了,整节课都在自己表演,而效果却适得其反。因此要改变满堂灌的方法,尽力将自己由演员转变为导演,创设一种让学生能在做中学的情境,使学生能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从而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效率。
三、科学的学法指导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事例:为了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新课前先自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同时反思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辅导方面的得失,从而达到教之有法、学之有道。
四、激励机制给学生以正能量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优补差、激励学生,给学生正能量。
教学事例:在一次物理课中,一位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他说:“我不知道。”老师并没有让他直接坐下来,而是把这个问题分成一个个连贯的、简单的小问题,并引导他一步步解决这些小问题。最后让这个学生把这些小问题的结果联系起来,再回过头思考刚才的那个问题。显然,这个学生已经有了答案。看到他脸上的那份小喜悦,老师适时地激励他说:其实“你懂的”。由于这次的激励,在后来的学习中,这位同学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物理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更加重视基础
双基训练永远比题海无边重要,这是奋战在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所以有必要的话,教师可以自己编写基础习题。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基础的教学内容讲得很少或很不到位,然后通过大量练习进行补偿式教学,虽然学生的成绩也有所提高,但事倍功半,效果不理想,无法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事例:2014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物理部分考查的内容绝大部分源于课堂的基础教学,其余也都源于课本或难度略高于课本,充分反映了在高考复习中夯实基础知识、训练基本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无论是高考复习还是平时教学的单元模块,教师都应该强调基础,而不是教学内容大而空,更不能靠逼学生下题海来提高教学成绩。
综上所述,教师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活跃、轻松的课堂;以基础教学为主,适时利用各个机会激励学生,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有效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M].1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