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音乐教学为学生的音乐之旅插上翅膀,为他们日后学音乐、赏音乐、爱音乐奠定基础。教师要准确把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打造实而活的音乐课堂,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并学以致用。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目标;音乐基础
亨德尔说:“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音乐能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唤醒灵魂。人的生活离不开音乐,人要成为一个完整、有趣的个体,更离不开音乐的熏陶。初中音乐教学能帮助学生感知音乐、走进音乐,对学生成为一个高雅完整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初中音乐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以下是我对初中音乐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鱼还是渔,始终是个问题
多年的新课改,初中音乐教师虽然认清了音乐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还是无法摆脱“副科”的帽子,中考的指挥棒逼迫初中音乐教学为“主科”的教学让路,音乐课时被控制在了最低的水平。在有限的课时里,初中音乐课堂无法高效起来,负责任的初中音乐老师恨不得把所有理论、所有知识通通塞进学生的脑袋。初中生的音乐基础本就两极分化很严重,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外面的辅导班中接受过更全面的教
育,对课堂所学自然有着较好的理解。而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并不重视音乐,小学未启蒙,中学计划“混”,于是,他们对于如此高密度的理论及知识灌输,变得无法适应。初中音乐课堂究竟应该带给学生什么呢?鱼还是渔?学生使劲地学会全部的理论这就是我们音乐教师的目的吗?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音乐的教学目标作出了明确说明,它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由此我们要明白高效课堂的使命,我们的所有努力是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用音乐体会人生之美”。授人以鱼固然重要,但鱼终不是目的,仅仅是手段而已。
二、“鱼与熊掌”也能兼得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音乐课堂也吹进了许多清新的风,“幸福课堂”“互动课堂”“自主课堂”等各种先进理念被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可这些理念在被拿来用的时候,初中音乐教师却困惑了:“实”与“活”就是鱼和熊掌,似乎总不能兼得。初中音乐课堂“互动”了、“自主”了,,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却只记住了活动,而没有体会到活动及“自主”所承载的音乐情感;如果换成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强调纪律、谈话导入、弹琴伴奏范唱,然后学生跟唱,或是用口教唱这种方式,教学内容的确是落实了,可许多学生会觉得呆板单调。这样的方式无法带给学生最美的审美体验,也不会愉悦学生。一方面是形式热闹,教学无效;另一方面是看似有效,实则无效。实与活真不能完美融合吗?
奥尔夫说:“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种子。”我们初中音乐教师就是要通过多样的、有预见性的设计,让孩子的音乐种子生根并且发芽。热闹的课堂倘若处理不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就会沦为无效课堂,这无疑不会使学生的音乐种子发芽。而生硬的课堂,不仅不动感,甚至会扼杀学生音乐种子的萌芽。实与活可以融合,初中音乐课堂上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关键在于我们初中音乐教师要懂得适时放手、适时引领。我们要经常给学生表演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这种表演和表现不是随意的,而是事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策划好的。学生唱响心灵之歌之时,教学内容也恰植入他们内心,这才是我们所要且也能追求到的教学效果。每一堂音乐课,教师若能应学生所需,让学生的情感与所学内容产生共鸣,我想实又活的课堂便会成为现实了。
三、“纸上谈兵”行不通
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重理论轻实践,因为我们深信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于是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将一些音乐理论背得滚瓜烂熟,这本身不错,错就错在学生对这些理论滚瓜烂熟了,我们却没有让他们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践。比如,我们学习2/4拍的概念,学生明白无误地知道: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叫做2/4拍,一小节里有两拍,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可知道这个概念是一回事,在音乐中正确识别2/4则是另一回事,学生在实践中无法将概念与音乐现象联系起来。这就表明,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由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摆脱固有的思维桎梏,让学生在实践(听觉)中理解概念、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音乐情感。还以2/4拍的教学为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事先准备几首各种节拍的曲子,上课时候,教师放音乐,让学生判断这些曲子中哪一首是2/4拍的,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掌握通过强弱来判断节拍的方法。而且,我们还可以提问学生,这几首曲子哪首适合队列行进中使用,学生会发动已有经验和身体的感官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他们对2/4拍的曲子适合队列行进中使用的特点会有所感悟。“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因此,让我们远离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体验感悟音乐的过程,真正将音乐知识学以
致用。
总之,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一线教师应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究新方法,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让我们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音乐基础为使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奋发有为。
参考文献:
[1]江彬.初中音乐教学改革初探[J].音乐时空,2013(14).
[2]吴玲玲.“乐”上开花 触手可及:关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探讨[J].学周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