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化学实验已成为化学教师必须重视的课程。但是,由于受化学实验室、化学药品、化学仪器等实验设备的不完善,以及教师、学生对待实验课程的态度不积极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受到了限制。要想使化学实验现状得到改善,就应该从面临的问题入手,从设备、观念上来改进,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化学实验;面临问题;改进措施;教学理论
农村教学是教育中的重点,但是,农村教育也是受不良因素影响较为严重的部分,尤其是在实验教学这一块,受到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
措施。
一、农村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愈加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也看到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具备适合实验的条件
在经济落后的农村高中,首先是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实验室都是用旧教室改装的;其次是设备不完善,实验仪器丢失、破损等问题严重;最后是实验药品、材料不完全,甚至缺失。例如,在给学生讲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这一实验时,原本打算带学生到实验室操作,却发现实验室最多坐40~50人,而我班有66人;还有一点比较严重的是我在学校的实验室中竟然找不到实验需要的镁条,最后是自己买了镁条在课堂上给学生做了演示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说是高中化学实验中最简单的实验了,但是尽管如此,我们教师也还是只能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更不用说是学生实验以及其他一些较有难度的实验了。
2.教师、学生对待实验课存在观念上的误区
考试,作为一个衡量学生学习效率的形式,使得教师只根据考试大纲来设定教学内容,而忽略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培养的要求。而在农村,学生考入一所较好的高中的目的就是考上更好的大学。因此,学生在高中学习就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和迎接高考,这种应试观念在高中教学中是很常见的。很多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都是以手中的教科书为主要工具,认为实验只需要将步骤讲解清楚,学生记住操作步骤,考试的时候会做题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学生对实验也只是记住步骤、背诵现象以及实验结果,考试的时候能拿高分就算是达到目的了。
二、对农村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的改进措施
教学投资不足,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教学设备不完善以及教学观念落后等问题造成高中实验教学难以开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极力促进教学设备的完善,改进实验教学的方式
作为一位教师,我希望国家加大对教育这一块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对农村等落后地区更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使学校能够购置更多的教学设备,使学生的学习条件得到改善。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使学生在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从教学方式上来改进。例如,针对班级人数太多、实验室不够坐的问题,我们可以将班上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轮流进行实验,而对一些实验需要的仪器,我们可以试着找其他器皿代替等等。我们可以灵活变动教学方式。
2.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学生不再是学习的客体,而是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不是课堂的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与学生融为一体。我们应该大胆放下对学生的成绩要求,遵循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在课堂上,教师更应该纠正学生的应试观,逐步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以活跃的气氛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只有观念转变了,实验教学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农村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必须要处理的两个关系
农村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在改进的同时还应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1.实验教学理论与实验具体操作的关系
理论是实践的指向标,离开理论,实践将无法顺利进行;而离开实践,理论也将只是一种摆设。教师在接受教学理论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实践。高中的化学实验是操作性很强的实验,学生只有自己动手操作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两大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直接决定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只有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才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课堂学习互动。这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将促进新课程实验教学理论的发展。
总之,农村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理论出发,结合实际,不断改进。我相信,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农村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这一块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郝亚东.农村高中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3(1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