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情境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015-09-06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就从实验情境与问题情境两个方面,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初中化学;情境教学法;学习兴趣 
  化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刚开始接触的一门课程。如果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对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情境教学模式,能将学生引入化学知识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式探索,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一、通过合理的实验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部分占很大的比重,加强对化学实验的学习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实验情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有利于促进初中化学有效课堂的构建。一方面,实验本身就是化学学科中的重点,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有效的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楚地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解决传统灌输式教学带来的知识局限性。同时,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发现,为其提供自我创新思维的空间。另一方面,初中生正处于思维模式活跃的关键期,实验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实验室》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向学生介绍量杯、蒸发皿、烧杯、试管等常见实验仪器和部分药品,告诉学生许多化学成果都是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获得的,使学生内心对化学实验和化学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然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化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合理地安排与设计实验情境,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等,,对实验情境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易懂性,让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情境,不仅获得学习的快乐,更能掌握化学学习的知识与方法。 
  另外,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嫌化学实验麻烦就忽略,而是要对一些具体的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理论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这一定律的本质,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让学生熟练地应用这一定律。教师可以在教材章节后安排的实验外,引导学生设计并进行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或者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对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就会加深对这一定律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巧设疑问是启发学生思考,增进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新课程改革下探究式学习理念下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枯燥地进行理论知识讲授,还需要在讲课过程中巧设问题进行提问,把握问题提问的实际,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思维,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掌握与积累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巧设问题情境方面,除了教师提问外,还包括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提出问题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巧设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并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体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例如,在学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过程中,可以结合“雾霾”这个现象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本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记录身边的空气污染现象,查询相关知识,然后写出改进空气质量的小论文,不仅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些重点知识的理解难度大,教师可以巧设提问化解难度。例如在讨论燃烧的条件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温度、氧气、可燃物这三个燃烧条件,教师可以提出:红磷、白磷属不属于可燃物?在相同条件下(红磷与白磷同时放于铜片上进行点燃),为什么红磷没有被点燃而白磷却立即燃烧起来?在水中火柴能不能燃烧?等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围绕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主动探索、思考,告别了死记硬背,实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也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整体效果,增加了学生亲身体会的机会。 
  2.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的价值往往大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教学局限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继而引导学生自己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初中化学情境教学的核心思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思想,在课堂上充当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予学生。另外,在具体的问题式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学会和谐教学氛围的设计与维护,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同时,初中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性,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看法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千差万别,还需要教师学会对学生问题进行总 
  结,将所有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化学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情境与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为主,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赵君会.初中化学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J].理论与实践,2012(26).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