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把握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利用课堂新闻报道、情景表演、视听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语用,表演,视听,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的一大动力。而兴趣倾向性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教学智慧和策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学好英语,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学了不用,或不会应用,或没有机会使用,是英语学习的缺憾,也是影响英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作为教师,应时刻想着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的氛围,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语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力争教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二、课堂教学中可植入很多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会表达,真正做到语言的活学活用
学习语言最忌讳缺乏语言环境。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专注性差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精打采。学以致用,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动力。初中的教材,毕竟比较简单,而且话题贴近生活,很适合表演。在设定的语境下,如果学生能表演出来,那么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能做到脱口而出,语言才算学到家了。比如,介绍人互相认识及问候时,可以找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老师、同学甚至家长等,辅以肢体语言,就能很真实地展示所学内容。同时老师加以指导、点评,对学生的语言应用、仪态、礼仪等方面也要悉心指导,学生必然兴致盎然,受益良多。再比如讲比较级、最高级时,找出几个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学生,按身高、体重依次站出来说:“I’m tall.” “I’m taller.” “I’m the tallest.” “I’m heavy.” “I’m heavier.” “I’m the heaviest.”若再加上夸张、滑稽的表演,学生在开怀大笑中轻松掌握比较级、最高级的基本表达。课堂上的双边和多边活动,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那些知识运用灵活、反应比较快、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特别“露脸”。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增加课上视听教学的比重,把课上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活泼,必然激发学生的无限兴趣
比如学习某一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背景知识,展示给学生。初中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西方文化一般都怀有浓厚的兴趣,适当地引导,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讲解某些词汇时,可辅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动画、动作等,以加深学生印象。这样就会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讲解某些语言难点时,可利用微课、动漫等加以突破。课堂上学生表现良好或者考试成绩优异时,可以利用精选的英文电影片段“犒赏”学生,鼓励学生再接再厉。这样学生的能力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提高,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养成。
四、适当去除学英语为中考加分的功利心,让学生充分享受使用英语观影、阅读和歌唱的乐趣
比如,可以让学生看“音乐之声”,“哈利·波特”“狮子王”等电影。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消声让学生们配音的办法,使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动中学。其中乐趣,要是不直接掌握英语,单靠别人翻译、介绍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圣诞前夕,可以教唱平安夜、白色圣诞节等应时应景的歌曲,同时让学生欣赏图、文、声并茂的MV。世界友谊日,可以让学生朗读、欣赏有关朋友、友谊的小诗等。比如:A friend is like a flower
a rose to be exact
A friend is like a heart
that goes strong
until the end
这样就将英语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兴之所至,还可以激发学生提笔进行微写作,写下三言五语有关内容。这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形式。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把握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他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越学越爱学,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