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浅谈法制意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5-09-09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从几个方面详述了在中学素质教育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法制意识的形成和树立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并结合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综合本校学生实际,从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等反映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的案例出发,提出了增强中学素质教育中的法制意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法制意识;依法治国 
  为适应新环境、新形势,素质教育的宗旨应在“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的基础上增加“学会明辨是非,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制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公民”。为这一切打下基础的即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依法治国专题教育。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优势,时刻结合当代社会背景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初中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尚处于形成时期,法制意识尤为淡薄,非常容易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一时冲动失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肩负着“把所教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时时关注时事政治,并适当引入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时代感、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重大岗位责任。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仅培养出能够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突出的学习机器,而是培养出真正将国家与社会的实际融入现实生活,重视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人。这才是目前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目前,青少年犯罪现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呈现出低龄化和犯罪手段成人化的倾向,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笔者认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实际上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师资的配备上重视程度也不够。 
  2.法制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方法缺乏多样化 
  近年来,大多数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法制教育,增设了法制课程,但大多数学校的法制教育往往教学方法简单,缺乏直观的教育,使法制教育取不到好的效果。 
  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法制教育的重视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笔者认为,教师要对中学生人格观念、普世价值的自我认同进行一系列的思想教育,以达到融法制观念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效果。因此,本人在授课时经常要求学生以时事政治为关注点,逐步增强对国情的敏感度,培养自身的法制意识与家国情怀。 
  同时,针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依法治国的专题内容,制订具体的教学目标与计划,密切关注国情国事与时政热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法制意识。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之一,法制教育应该贯穿国民教育的始终,对于初中学生的教育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法制教育的最好平台和最佳切入点。因此,将法制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法制意识的新时代青年,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陆海佳.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1996. 
  [2]苗琰.法制教育功能探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5.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