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提高中职会计教学实用性的思考

2015-09-12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会计是一项专业技术,实用性很强,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应落脚于“实践”二字,培养“实用型会计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会计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中职校的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不能同步发展,到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提出了提高会计教学实用性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教学;能力培养;实践 
  一、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知识而学的观念。这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建设的前进和会计理论的深化不相适应。如果会计教学还只停留在知识教学,而不把知识教学与当前实际需要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则无法实现会计教学与社会需要的全方位对接。 
  2.教学手法死板 
  会计教学长期以来都只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缺乏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堂堂感到“肚胀”,教师感到疲劳,学生也感到无味,学生从一开始就陷入对会计处理的抽象描述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理解各种会计处理方法背后的内在规律,导致对学过的经济事项的账务处理不能很好理解,更无法进行实际操作。因此会计教学有必要做些改进。 
  二、提高会计教学实用性的建议 
  1.重视会计的入门教学 
  基础会计作为会计知识学习的首门课,因此教师要用灵活的方法使学生对会计有个感性的认识。 
  我曾与一些学生探讨过会计教学问题,有些学生提到在会计入门学习时教师讲的知识点分散,学生一时无法很恰当地统一联系起来。基础会计教学时教师最好先给出一个具体案例,在这个案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而不是先把理论抛出来。并且给出的案例应该是系统的,也就是说它能很好地将基础会计的理论串联在一起,学完基础会计就像为一家公司做完简单的会计业务处理一样。 
  2.强化会计的实践教学 
  学生只掌握教师讲解的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经过良好全面的实习,要想在短期内就适应用人单位上岗需要,是极不现实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缺乏或上岗适应期较长就会被社会弃之不用,这就需要在会计教学中注意会计实践教学的分量,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校内学习时,有条件的学校可购买仿真教学专用会计工具,如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原始凭证,如支票、汇票、发票、差旅费报销单等,让学生在教师讲课同时亲手操作,这样会更好掌握这些凭证的填制和使用方法。学校还可以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组都可看作独立的财务室,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感受会计工作。在校外则提倡和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到企业、事业等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主动地适应社会,适应会计工作。学生经过系统的操作训练实践学习,自己填制会计凭证,辨认原始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相关会计报表,既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会计工作的过程,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利于学生互相合作发挥团队精神。 
  会计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能力和专业素质为目标,通过教师运用灵活、新颖、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的理论、实践知识和操作技能,成为真正“实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陈杰.我国财务管理人员培养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