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提出的有效策略分析

2015-09-14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在新课改和素质教学推行的背景下,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育中问题的现状,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提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知识点内容冗杂、知识点复杂且散乱,是难度较高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学习信心受到打击,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再加上数学教师一直沿用以往教学方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提出的现状 
  教师沿用传统、单一、僵硬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导致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认真,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出现教学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 
  二、分析问题提出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主要依靠教师和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能力提出合适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自身不理解的问题,只有双向探究,才能提出有效问题。 
  1.推理提问 
  高中数学所有知识都是有联系的,解题的方法和思路不止一种,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要善于将各个知识点联系到一起,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2.举一反三式提问 
  高中数学中,求函数最值一直是基础又复杂的内容,与此同时,求函数最值的方法较多,需要学生记忆,但是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可以采用“举一反三式提问”。 
  (1)利用函数的有界性求最值 
  首先要重视x的定义域,并做出相关图象,图象能够直观清晰地告诉学生最大值的位置,该种方式是教师为学生讲解求最值的基础方法。 
  (2)利用分配法求最值 
  (3)将三角函数式转换为只有一个角的函数求最值 
  3.反映式提问 
  该种提问方式是由学生向教师提问的一种方式,学生上交预习表,教师从“学生问题”一栏获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产生的问题制定教学方案,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在高中教学中,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是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生在探究中总结解题思路,更加有利于记忆和运用,学生做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根据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数学教学提出相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为其讲解,实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渠东剑.关于数学“导学案”教学的冷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2).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