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刍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践

2015-09-17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知识的辅助,所以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两者结合衍生出来的成果也妙不可言。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抓住生活的衣襟,将逻辑性强、理论性强且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糅合,探寻出一套极具生活气息的教学模式,进而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基本内涵;教学手段 
  一、阐释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内容 
  所谓“教学生活化”指的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目光投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两方面内容,然后很好地将这两方面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塑成“教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课堂化”的状态。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无非就是在“教学生活化”的基础上融入数学元素,塑成“数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课堂化”的状态,从而通过一系列生活化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目的在于深化“学以致用”的深切内涵,进而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实践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然性可以细化为四点,分别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数学自身发展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教学理论发展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具体实践手段 
  1.灵活运用数学教材,巧妙融入生活元素 
  课本教材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常实施的文本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务必要重视课本教材,在认真解读和运用教材的基础上融入生活元素,进而合理处理教学内容。现如今,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部分存在一些相对固定的例题模式,因此老师可以选定这些例题作为模板,随即进行适当的修整与改编,让其更具有生活味道,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比如,讲授“简单的数学计算”时常常会遇到大量应用题,但小学生对这些题目的敏感度似乎不高,所以老师可以将这些题目进行必要的修整改编,变成诸如“某小学预计今年秋游时,四年级四个班共有180人参加,六年级三个班共有150人参加。四年级平均每个班比六年级少多少人?”“学校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桌椅不够好,去买了50套新的。其中课桌共花了3500元,椅子共用了2500元,平均每套桌椅多少元?”这样的题目,将更符合教学生活化的要求。 
  2.加工现实生活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热情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情境都可以被加工,譬如超市购物,笔者在讲授“小数的加减法”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去超市买东西,他一共拿了50元钱,,他需要买面包、笔记本、圆珠笔、巧克力四种物品,经他观察后发现:面包每个2.8元,巧克力每盒32.9元,笔记本每本3.5元,圆珠笔每支1.9元。为了保证所买物品的钱数不超过50元,怎样购买才最合理呢?问题提出后,课堂开始骚动,学生忙于寻找答案。但因为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小数的加减法,因而他们表情茫然,不知道要怎样算出答案,这时,我就站出来帮学生解难答疑,首先运用最繁琐的“圆角分”单位换算得出答案,学生肯定觉得这种办法极为繁琐。这时候,老师就可以点明此节课堂教授内容,带领学生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知识,教会学生简单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思维在问题的引领下不断深入、逐步推进,最终将新知识和老现象融合到一起,探究出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3.善于运用教学形式,展现生活教学魅力 
  此处所用的教学形式内容多样,包括文字、语言、实物、多媒体、课堂活动以及游戏等多种教学技术手段和行为方法,旨在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来创设表达多样的数学情境,从而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在讲授“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钟表”这两个章节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利用硬纸板剪裁出各式各样的图形,或者找一些几何特征较为明显的物质实体帮助学生学习,老师还可以拿一个真实的钟表在课堂上进行拨弄,教会学生如何看时间等。又如,在讲授“克与千克”这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社会生活,借用专门的秤和物品进行量计,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领悟“克与千克”的重量差别,真实展现生活教学魅力。 
  4.布置合理家庭作业,保障数学教学成效 
  作业布置是数学教学生活化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若将课堂知识训练延伸到课堂之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定然会得到很好的巩固。比如,在讲授完“百分数”这一节内容以后,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具有生活色彩的作业——“种大蒜”,具体是这样的:学生自行去市场上买一些蒜种进行种植,在精心照料的过程中,详细记录第一颗蒜种发芽后的每天蒜种发芽数量,将发芽数量和未发芽数量进行比率计算,最终得出蒜种的发芽率。这样的作业安排,一巩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二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三保证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成效,可谓一举三得。 
  总的来说,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中来,便于老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目标。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还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贯彻“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学于生活”的理念,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习惯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龚玉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初探[J].新课程:下,2012(03). 
  [2]李计贞.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学周刊,2012(32). 
  [3]徐传富.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新课程:下,2012(08). 
  [4]李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12).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