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高中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一般学习成绩不好,这就导致学生不太愿意和教师“打交道”。这就会给学生学习带来障碍。学生存在与教师交往的畏惧心理。正所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主动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关键词:职业高中;班风;师生关系;积极性
对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职业高中并不是第一选择,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分数达不到普通高中的分数,或者直接就是想在职业高中“混”一张毕业证罢了。这是不能忽视的事实。这就导致了职业高中的学生有着文化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特点。职业高中语文科目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以及陶冶社会情操的重要科目,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科目。如何在学生文化知识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发挥语文科目育人的目的呢?
一、培养良好的班风,构建和谐、愉快、向上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班风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良好的班风体现在尊重教师、课堂纪律良好、班级卫生好等方面。有些老师会有疑惑,班风的建设不是班主任的任务吗?我们一个语文代课教师没有必要整顿班风吧。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一个班级良好的班风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更是有独特的作用。在我所带的所有班级中,我都带领学生做好一件事——做好班级的文化墙。文化墙我要求每周出一期,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参与。每一期的文化墙我都在每周的作文课中与学生讨论主题。在春天阳光明媚的时候,与学生讨论“春游”主题;在今年尼泊尔发生地震时,与学生发起“防震”主题;有一次,学校一位学生和老师发生冲突,在学校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我抓住这个机会,提出了“师生”主题……每周主题的提出都有一定的因素引起。小小的一期文化墙,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在班级里,每一位同学都在为文化墙出力。有绘画基础的同学,给文化墙上添上一幅画;字写得不错的同学,负责将文章写在文化墙上;搜集能力强的同学,忙着给文化墙收集资料……为出每一期文化墙,学生群策群力。看着出来的每一期文化墙,学生认真阅读。在不知不觉中,班集体的凝聚力有了,良好的班风有了,和谐、愉快、向上的学习环境有了,这样,何愁学生的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职业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当然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艺术、做好语文备课等分内的工作,以此改善师生关系。但我认为这些都是基本功。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生活中用真诚的心与学生交往,把学生当作生活中的朋友。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需要有一个突破口。我的突破口就在文化墙的建设上。在刚开始做文化墙的时候,学生都很茫然,不知道做什么。我就与学生一起收集资料。设计板式,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很多问题我也不知道,就在学生面前承认,然后与学生共同寻找答案。在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中,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开始信任教师。
有了初步的信任后,我给学生公布自己网络上的联系方式,学生有不懂的知识、有不方便面对面提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邮箱或者聊天工具来和我讨论。通过这些一步步地搭建信任,我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为学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打下了基础。
三、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
职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普遍现象。导致积极性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薄弱。有些教师会很无奈地发出这样的声音,学生在入学前就基础薄弱啊,我也没有办法。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生基础薄弱表现在哪些方面及教师的做法。
1.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课后及时复习,做练习巩固等。做到课前预习,就不会对这堂课要学的内容一无所知,就能在课堂中做到有重点地听,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疑惑点时,能加强理解能力。课后及时复习和练习巩固,能透彻地掌握知识点。职高学生尤其缺少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习惯的养成。
2.学习技巧缺乏
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生硬、呆板,大部分知识的获得都是靠死记硬背,对知识的掌握做不到融会贯通。在这点上,,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教会学生学习。若是有条件的话,我建议在开学之初,特意抽出一两节课,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职高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但他们都还是在发展中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只要我们教师坚持正确的引导,用真诚之心与学生相处,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张家军,马吉宏.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含义、特点及建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01).
[3]王雅丽.关于解决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