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楚汉之争中个性因素的探讨

2015-09-27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一、胸襟抱负与战略眼光 
  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在秦朝灭亡之后,以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历时5年的长期战争中刘邦以弱胜强,转危为安,最终击败不可一世的项羽,两人的个性因素在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二人在见到秦始皇后的感慨: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 高祖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项)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史记 项羽本纪》。同是见到秦始皇后的感慨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的抱负,刘邦羡慕秦始皇的事业和气度,是如何做领袖;而项羽想到的是没什么了不起,怎样推翻他取而代之。 
  二人在战略眼光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刘邦在项羽与秦军酣战之时,,乘虚而入先攻下了咸阳,这样就在战略上取得了主动权,而且造成了天下认为的关中王的错觉,后来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就失去了天下民心。更不要说刘邦约法三章,听取张良的“良药”,封闭宫室,还军霸上,鸿门宴则更是上演了一出养虎遗患的历史经典;后来天下民心尽失,项羽疲于征战,而刘邦却一举拿下三秦,不能说不是刘邦的战略眼光在此时起了关键作用,试想如果是刘邦早先的群众基础,能轻松拿下三秦吗?此后的连续征战中刘邦以弱胜强,转危为安,充分看出二人的战略眼光在斗争中的区别。 
  二、用人策略 
  用人策略的比较:刘邦是唯贤是举,不问出身。韩信早年在项羽帐下不过是个小官,多次给项羽出谋划策,但可惜项羽的贵族观念比较重,听不进去,虽然后来投奔刘邦也不被重用,但刘邦从谏如流,拜韩信为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其不备取得了关中,有了两块根据地,为后来平定天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韩信攻下齐地后居功自傲,想做代齐王,刘邦立即封官许愿。刘邦对自己的部将是爱钱的给钱,爱权的给权,只要是出主意,刘邦采纳后从不将责任推到出主意的人身上,鸿门宴上刘邦说出主意的人是邹生(没什么见识的人),而项羽却将向自己告密的人不假思索地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试想谁还会给他出主意呢?告密呢?刘邦在总结自己得天下的原因时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总之,楚汉之争中表面看来是硬实力的较量,而实际斗争中的软实力的较量更是显示了两个迥然不同的政治领袖思想境界、人生抱负、斗争谋略的高低,给后世的人们提供了一面镜子,类似的历史经典会不断重复演绎。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