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如何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问题数学

2015-10-08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 要: 目前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令人担忧,究其原因,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态度均影响其教育质量。要实现小学数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对症下药,本文就现状及对策作阐述。 
  关键词: 数学问题 问题数学 教育质量 
  数学问题,就是在数学领域出现的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问题数学,则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掌握而累积形成的知识缺陷。 
  从近年来的小学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中,我们不难看出差距:语文能够考七、八十分的学生,数学常常不及格甚至只有一、二十分。为什么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成为“老大难”?这是我校这几年一直关注的问题。 
  我认为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师的指导困难。新旧教材的不断替换使教师感到困惑,由于新教材的例题多以活动的形式出现,课堂上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受时间制约,想放又放不开,比较矛盾。一些开放性的讨论、提问要达到什么样的度,还难以把握,特别是对学生争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观点,教师不能及时纠正。加之教学用书对相应的内容缺少必要的分析,致使教师对主题图的编写意图的分析、理解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教学中盲目性增大;二是学生的学习困难。今日的数学已非加加减减那么简单,涉及的知识技能甚广,抽象性、逻辑性强,需要主动思考。学生知识一旦脱节,便很难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失去学习兴趣。于是周而复始,产生了一系列的知识缺陷,问题数学由此而来。 
  究根结底,小学数学成绩久低不上,就在于数学问题中的问题数学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从近二十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摸索出些许经验,建议大家可从以下方面加以改善。 
  一、注重知识链接,从复习入手 
  课前复习十分必要,教师必须充分备课,找出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点,精心设计复习题,利用新授前十至十五分钟左右的复习时间,温习旧知,确保旧知的掌握和消化。有的老师认为花这么长时间复习是在浪费资源,莫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学生忘性大,即使之前学得很好,过段时间也可能忘光光。如果不彻底唤醒、挖掘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急于灌输新知,一定会给学生带来阻碍,减弱学习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所设计的练习题,最好派得上用场,可以把新授例题里面的已知条件设计成复习题,如我校杨文平老师执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一课,其中新授例题是:汽车噪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后可降低八分之一,求经过绿化带后人们听到几分贝的噪音?相对应的复习题可以这样设计:80的八分之一是多少?学生在解题时可以运用已经求出的80的八分之一是10,再用80分贝减去降低的10分贝就求出来了。这样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避免形成问题数学。 
  二、吃透教材,优化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全面考虑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因素,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法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等基础上为孩子量身定做一套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怎样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优化教学方法是必经之路。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写体系、知识结构,准确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还要对学生各年龄段的认知兴趣了如指掌。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找到高效的教学方法,不走弯路。 
  三、合理安排新授时间 
  基于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这一特征,教师在安排新授时间上不可过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新授中与学生共同探索出概念或结论时,所得出的关键性语言必须让学生上心又上脑。如在教学《认识周长》这一课时,教师应当重点突出“封闭”“一周”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牢牢记住。只有让学生紧紧抓住知识的重点,那么学生在今后解决问题时便能够快速找到方法。 
  四、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制作简单教具 
  在数学教学中科学有效地使用教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有技巧地使用教具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具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也可制作简单的教具,甚至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学具。如教学圆环面积计算前,布置学生课前制作一大一小两个圆,在新授课前复习题中求出这两圆的面积后,引导学生将两圆圆心对齐,抛出问题:没有重合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即圆环面积)?学生很容易想到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就是圆环的面积,然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公式,轻松解决、一步到位。 
  五、注重课堂练习的跟踪 
  新授后的巩固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新知情况,检验学生是否能够解决数学问题的最好途径。一般教材里面配备了相应的习题,教师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尽量让多名学生上台板演,并说说他们的思路,,这样不仅能及时掌握学习动态,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一句话:扫清障碍,不留后患,开展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当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各位老师群策群力,不断学习,不断修炼,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这将是一个长期而又非常有意义的过程,因为,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