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历史的研究性学习,简要来说就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高中历史的既定背景和题材为主要载体,借用不同的解决历史问题的方式找出共性,以此来获取材料、解决困扰,以一种探索性的精神和积极主动地态度去研究历史问题。高中历史的研究性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在全国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当中做好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 研究性学习 创新与探究 主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28-02
一、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要求和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近年来在基础教育体系中所探索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对处在这种新型教学过程中的老师和学生分别提出来许多新的要求。一方面,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自主性与探究性,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知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不仅要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习惯解决在历史学科中诸多问题的能力,还要借用研究性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创新与独自思考能力。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要求学生去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历史这种文科性,往往会偏重于基础性的知识掌握,甚至是单纯的对段落的背诵,忽略了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换句话说,过于抽象的思想教育目标一旦树立,便会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起到阻碍作用。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构建的理论支撑,一是对于深化学习理论所倡导的主观学习和“探究学习法”,二是人文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的发展学生个性与创造性思想;三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合作学习和相互沟通学习的理论。
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史观分类与发展前景
高中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具有外向性、阶段性、整体性、统筹型、论证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充分反映了历史这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也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了研究性学习对于高中历史学科改革的必要性。它既是历史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对于传统古老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对于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变革。
高中历史的研究性学习内容除了包括制定高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之外,还建设性的提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两种教学策略,即“历史专题研究”活动和全方面渗透教学理念以及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研究性学习理念,并分别辅以具体案例的实施。从教育改革的层面来说,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极具创新性与挑战性的学习方式,对教授历史学科的高中教师们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高中历史的探究方向大致为四种史观,分别为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和社会史观。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这一史观要求从全球化的整体视角去探索世界历史,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研究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考究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它既是毛泽东对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化或中国化的一种理论表达形式,又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史观指对社会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我国而言,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观——辩证和唯物地看待社会。
由此可见,对于历史这种系统性的学科来讲,必须建立明确的统筹教学模式,将往年历史事件分别从纵向、横向的方面套入四种历史史观中。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漏洞,所以高中历史的研究性学习便显着尤为重要,也势必会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三、研究性学习之路的方式和技巧
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看起来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它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同学习,共同积累的过程,,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以往的知识技能,同时整理共性,总结出经验。
它常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对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很多是以活动课为载体,以专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它没有统一的范围和衡量标准,并且有多种方式可以一起使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地调用各种校内校外的资源,如网络、图书馆、博物馆,或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去探求当地的本土的资源和信息。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之路一直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变革,适应了不同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未来适应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学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掌握新型教学技巧,而学生应建立积极自主的研究历史学科的观念。
总结 在教育中改革研究性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并且这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待高中历史的学习,而是适应于所有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固然也有很多好的方面值得我们保留,但学会创新和自主思考是每位教师和学生应该具备的本能。
参考文献:
[1]方君. 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2]毕爽. 研究性学习及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