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浅谈汉语环境下中学英语学习的语感培养

2015-10-14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外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和黄金阶段,学生在该阶段具有兴趣高、思维快、接受易等特点。在中国,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约有一百年的历史。语感,在包括英语在内的语言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析探究汉语环境中学英语学习中语感培养,对于中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将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中学英语 培养语感 汉语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09-01 
  在国内,外语界有关英汉语言文化研究的著述甚丰,专家学者们对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行了多方位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其研究成果有的倾向于语法对比,有的聚焦于翻译实践,也有的侧重于理论阐释。笔者从语言环境的角度尝试研究汉语环境下中学英语学习中有关语感的相关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语感的重要作用 
  经验告诉我们,“语感”或抽象地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但是可以通过实践进行体会和感知,是一种对语言规律感悟的潜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说话、写文章,或者评价别人所写东西的优劣,在多数情况下对语言的判断也都是依据“语感”的。凭借语感,学生知道应该说“两点钟”、“星期二”,而不说“二点钟”、“星期两”;学生知道“二毛钱”或者“两毛钱”都是可以接受的说法。什么时候用“二”,什么时候用“两”,含糊不得。这就是语感在无形之中发挥着作用。 
  在汉语环境中,学生日常交流可以自由谈吐、应答自如;写文章可以走笔如飞,几乎不用考虑语法关系,很大程度上和“语感”有关。在外语的学习中,语感同样发挥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I hope that he will sing us a song.(我希望他会给我们唱支歌。) 
  上面是一般听到或看到的觉得很自然、合乎英语习惯的句子。同样的意思,且看下面的表述—— 
  I hope him to sing us a song. 
  很显然,上面的句子的表述是不恰当的。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接触的英语学习内容逐渐增多,头脑中的语言习惯日益巩固;不断积累起来的感性认识便升华为语感。 
  二、英汉语言差异的认知和自觉对比 
  英语语感的学习和培养就是系统化的积累过程,从开始的简单接触和被动接受,渐渐过渡至规律发现和意识自觉,,从而开始较为自如的学习交流和深入的研究探讨。语感的形成和发展具体表现在: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学生,可以通过自觉对比,发现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异同,进而把握英语本身的规律性,做到语言学习和语感把握的“正迁移”,而不是做简单的机械类推。例如: 
  I lent him a dictionary.(我借给他一本字典。) 
  但当以上句子以另一种形式出现,直接宾语紧靠动词时,如下: 
  to lend a dictionary to sb. 
  善于对比的同学,会主动去思考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从介词本身的特征寻找原因,这就是语感积淀过程的自觉对比。 
  三、对英语表达特点的认同和灵活归纳 
  众所周知,在语音、语篇、语序、句子结构等方面,英语的表达特点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接触英语的初级阶段,在表达方面或多或少会出现“汉式英语”的印记。但是,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开窍的学生会从中发现英语表达的规律性特点,通过记忆之后逐渐积淀并根植于心。例如,help有“帮助、治疗”等释义,随着学习的深入,当读到下面这个句子时,学生便会认同help更为鲜活甚至略带幽默的用法—— 
  Looters smashed the shop windows and helped themselves to jewelry, clothes or television sets.(一群劫匪破窗而入,不论是首饰、衣物、电视机,随便乱拿。) 
  四、对英语思维方式的认可和主动适应 
  对于同样一个事物,中国人和英美人会因为各自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而引起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汉语中表达事物的某一物理性指标变化时,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形容词表示:书纸的薄与厚、稀饭的稀与稠、身材的瘦与胖、木棍的细与粗,等等。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学生会发现,以上表示事物某一物理性指标变化程度的例词,在英语中用两个词即可表达——thick和thin。所以,学习英语,就应当认可英语的思维习惯,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之相适应。 
  在汉语环境下,学习外语固然有一定难度;但是对于刚开始接触英语的中学生而言,恰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机。如果把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语感肯定达不到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等量齐观的水平。但是,中学生可以通过对语感的不断培养来缩小其中的差距。中学生的持久性学习特点和年轻化记忆特点,在语言学习和语感培养过程中具有科学的优势,只要用心,便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感效果和学习效果的高度统一。当学生对语感的培养和积淀到达一定程度,甚至内化为一种语言直觉(intuition),那么困扰英语学习的共性问题——汉语环境干扰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