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起重要作用。本文以当前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弊端为基础,探讨了应用型人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工程管理 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68-02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是该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最后一个环节,它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本科学习阶段的基本理论 、工程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锻炼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既系统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对高校专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检查和反馈。
工程管理专业由教育部在1998年将原有的房地产经营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进行调整形成,它以工程技术为依托,融合了管理、经济、法律法规等学科[2]。截止目前,国内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超过200所[3],而2000年后由专科升格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占有绝对优势。为了缓解国内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建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成为高等教育的焦点和重心。教育部将重点对1999年后升格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教育改革,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懂理论、能创新及能胜任基层的技术应用和开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终结市场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尴尬局面。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论文选题控制不严,选题脱离实际
工程管理专业时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的领域广,论文选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匮乏工程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教师都是直接从应届毕业生招聘而来,缺乏工程经验。因此,经常导致论文的选题过于陈旧,缺乏新意;单纯从理论角度出发,论文内容空洞,缺乏数据论证;论文范畴太广,研究内容肤浅,甚至脱离实际。
2.毕业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脱节
因地理位置与教育经费的限制,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另外,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人数众多,专业的毕业实践绝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安排实习。这也是当前国内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的突出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自主毕业实践的选择主要是施工现场,难与多样化的选题方向匹配,毕业实践与毕业选题的脱节,致使后期论文的写作局限于搜索文献等完成,不能深刻认识课题。
3.就业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矛盾
就业是当今高校的一个重要议题,而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恰与学生找工作交杂在一起。尽管学生在一定程度认识到就业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关系,但是迫于就业的压力,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而出现以下局面: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因找工作或毕业实习耽误了毕业设计(论文),找到工作的同学,因单位要求需提前上班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论文,另外一些学生因研究生考试耽误了毕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等。
二、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针对当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弊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从论文选题、数据处理与分析、毕业实践进度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1.科学选题
考虑到专业的选题的方向较为灵活,采取学生自主选题和指导老师定题的双选机制。学生根据毕业实习的方向或自己的兴趣,,自己拟定毕业课题。院系根据学生的选题情况进行综合整理、归纳和分析,将他们的选题进行分类,如分成施工组织设计类、施工图预算类、经济类、法律类、管理类等几个方向等,然后根据拟定的选题由各方向的老师进行讨论选题的可行性,深度等,并给出指导意见。这样选题由专业方向一致的教师进行商定,同时又能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实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选题较为科学,为了保证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新意且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邀请校外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把关。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意选题切忌过难,要考虑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课时,不同的学校时间安排可能不同。
2. 注重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控制
借鉴工程项目管理中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控制理念,注重毕业设计(论文)中间过程控制,并按照论文进度安排及时提交中间成果。关于具体的中间成果具体形式与选题方向直接相关。院系制定统一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表并按照已选的课题下达任务书,召开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全体动员大会,以便充分了解中间成果的提交时间,加强学生论文的指导。对不在校内的实习学生、提前上岗学生需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课题中出现的问题,便于及时指导,保证论文如期按质完成。
论文最终的质量控制就是论文答辩环节。答辩小组成员按照论文选题方向分组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邀请校外专家联合答辩。在答辩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学生需要详细列出,满足答辩小组和指导教师要求后方可毕业。
3. 合理安排毕业实习和任务书
为了更好地处理就业、实习、论文三者的时间冲突,建议毕业实习可以提前穿插在暑假进行,而毕业论文的任务书在大三的第二学期提前下达,使学生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结语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有效评价学生对本科阶段总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如何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改革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重点关注的议题。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教育中运用情境教育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对上课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善于准确把握和区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尽量让学生的语文课堂充满乐趣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建声,郭志涛.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实习)教学环节改革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4):133-135.
[2] 汪文雄,杨钢桥.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J],高教论坛,2006,(6):43-45.
[3] 曹小琳,晏永刚,刘玉峰.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3):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