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学理念,而理念的更新必须落实到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上,才能真正推进新课程改革。本文通过对同课异构的两节历史课进行比较,发现历史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历史教师 课堂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44-02
《普通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目的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历史课堂教学行为的涵义。
一、 历史课堂教学行为的涵义
历史课堂教学行为,往往是指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自己先进的历史教育理念、独特的教学个性、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硬的教学实践本领与历史课堂实践智慧,在具体历史课堂教学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操作方式。“历史课堂教学行为应该是不违背历史教学原则的,其传播的内容是符合历史事实与历史理论的,其训练的技能是符合历史研究的方法论的。”[2]
二、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课例分析——两节历史课同课异构比较分析
笔者从今年在重庆市实地观察的历史课例中选取了导入和课堂小结分析由教师甲和教师乙讲授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呈现出当前高中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存在的差异。
课例1.题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讲授过程如下:
教师甲:请同学们看这幅图片:(英国女王与“007”“空降”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看这幅图片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理解中的英国国王。
学生:积极回答。
教师甲: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英国现任国王是伊丽莎白二世,是世界上目前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国国教会的最高首领。
学生:(齐声)哇!
教师甲:刚才有同学说道英国女王只有统治权,没有实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无人回答
教师甲: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惑进入今天的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
以上过程大约用了3分钟左右,A教师过多媒体的图片展示,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时事导入新课,使学生感觉到历史无处不在,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诱导学生学习的期待心理,有效的导入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感到更加亲切。
教师甲:活学活用——探究体验
设问——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2)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的话,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的话,结果又会如何?
学生:兴趣高涨,回答激烈。
通过上面教师甲设计的课堂小结,我们可以发现,课堂练习的形式并非仅限于做习题,也可以通过让学生通过上述的情景体验的形式进行,可以达到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也更感兴趣,从而加深记忆。
课例2题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讲授过程如下:
教师乙:古代罗马法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翻书找答案。(部分学生表现出不耐烦,有的都不翻书。)
教师乙:(学生迟迟不回答,教师自己说出了答案)
习惯法(起源)——十二铜表法(发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 (完成)。
教师乙:(继续说道)前面我们刚跟大家复习了古代罗马法,在古代罗马法的影响当中其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对欧美国家的影响。那对欧美国家的影响到底体现在哪儿呢?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由罗马帝国转向欧美大陆。
教师乙:(写出板书)一、光荣革命
提问: 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学生:照着书上的读了一遍
教师乙:罗列出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教师乙:那么革命爆发的过程呢?
学生:依旧照着书本读
(这一过程持 续约10分钟,教师仅在讲台附近走动,偶尔和第一排的学生说几句话。)
……
在上述讲课过程中,教师乙的提问非常的模糊,并在提问后直接说出答案,导致学生上课无兴趣,讲述内容乏味无聊,不注意引导学生,学生在底下干什么的都有,这样不仅不利于自己教学的开展,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
教师乙: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那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教师乙:我们学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从光荣革命到权利法案的建立,再到内阁制的建立......
教师乙:接下来,同学们做一下树上的课后检测题。
……
教师乙在最后的小结采用的方式是自己总结,学生无任何互动,也不让学生讨论,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整一节课都是老师在给学生灌输知识,并且课后练习也是让学生做题,这样更进一步让学生厌烦上历史课。
三、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优化措施
基于以上课堂实例分析所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历史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在过去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强调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只注重学科内容的教学,而新课改实施之后,作为历史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历史的过程。
2.转变教学方式
历史教师要注重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历史教学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夏志芳.《历史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