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素质教育在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2015-10-20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当今教育模式逐渐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向发展,,因此素质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的先锋。本文将以数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将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讨论。 
  一、素质教育在数学教育中的多方向延伸 
  数学教学中进行多方位的素质教育渗透,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我们可以用借鉴素质教育发展比较先进的国外理念进行分析。 
  1.提升学生独立意识发现并解决问题 
  传统的数学教育多为应试考试教学模式,旨在教会学生解决书本中的试题。而素质教育就是要突破这种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减少对学生思维的约束,进行放飞思想式的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模式。 
  2.强化思想意识 
  传统教育的应试模式忽略了数学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学生只有对数学中的思想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思想意识,摒弃传统的应试模式。发散性思维利于学生大脑开发,进而突破传统束缚。 
  3.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作为一种传统且历史悠久的学科,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和其他学科相辅相成。从最初接触数字开始,便会和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这种多空间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思想意识中自然而然地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的多个方面。 
  二、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笼统定位,众多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模式,而这些模式并非对所有学生适用。素质教育便指向于每一个体,对学生尽可能地进行多层次的定位分析,并进行适合于学生自身的教育方式。 
  三、尊重学生的思维拓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授课,学生接受知识,由于学生个体的不同,导致教育结果往往不一。课堂之上的被动受教模式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意识无法得到展现,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一种机械接收的模式,创造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被抑制。 
  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式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由教师主动传教发展为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认知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抛弃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学习热情。同时,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并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数学教育的评分标准 
  传统的教育评分体系中,多数把学生的成绩作为重中之重,因此带来的弊端更是数不胜数。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就需要对教育评分进行重新划分,既要重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注重素质教育提倡的学习情感应用,同时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不同的分析评价,做出适合学生个体的分析和下一步规划。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