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可以从“四重”入手。
一、重个性,因材施教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个性的孩子对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感悟。因此,应注重学生个性,提倡个性化阅读。
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在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我设计了“品评人物”这一学习环节,活动中我提出:你认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有的学生认为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也有的认为曹操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学生个人知识水平不一,个性特征各异,评价人物角度和出发点不一样,便得出不同结论。
二、重兴趣,热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孩子热爱阅读。每天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带领孩子们到图书室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也可以在班里建立起一个小的读书角,,布置班级图书架,让孩子们有属于自己的图书,还可以利用家长会培训家长,使他们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他们的支持。
三、重方法,有效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勤笔记。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内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笔记要求。低年级或学习能力不足的孩子重在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或学习能力一般的孩子可以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孩子可要求摘录时注明出处,写读后感。
2.读有法。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
3.多练笔。练笔贵在一个“多”字,如阅读介绍植物文章,可引导学生为校园各种植物编写标签,匹配古诗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重评价,促进发展
阅读教学评价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在阅读评价中,教师要学会多运用肯定性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教育者肯动脑筋,勤于思考,阅读教学之花定能在孩子中绽开。
参考文献:
李世英.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注:本论文为重庆市“群文阅读”子课题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