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在美术课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美术课的灵魂。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把美术教学与爱心教育相结合,把育人放在首位,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好处,对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好处,因此,要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爱心”教育。
一、在欣赏课中渗透情感教育
人物题材在美术欣赏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眼里的人物千姿百态,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人物题材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哪里是真、哪里是善和美的事物,利用作品中的人物作为抒发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进行情感教育。如《猜猜我是谁》这一欣赏课中,可在谈话中引导学生互相谈谈同学之间发生的好人好事,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兴趣,又使学生懂得了要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从而培养他们善良、自信的品格。
二、在工艺课中进行“爱心”教育
工艺课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制作方法和原理,还要对学生进行爱艺术、爱劳动及爱节俭的情感教育。而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花钱如流水,在学习手工制作时,购买制作材料一买就是很多,制作时又不懂得节约,我发现后就及时进行教育,利用课堂中的制作内容来引导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进行勤俭节约教育。
三、配合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心”渗透
在重大节日到来时,,我抓住机会适时推进情感教育,既调节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又加强了情感交融。如,“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以及“五四”青年节等,开展一些美术宣传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绘画比赛、纪念性图片展览、主题海报展示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抚今追昔,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母亲节,让学生欣赏优秀短片《猫》,让学生感受猫妈妈为了抚养小猫经历的艰辛与苦难,短篇播放完后,爱心教育已经融入学生的心中。学生被母子间的亲情深深打动,纷纷谈起自己的妈妈,很多学生动情地回忆起妈妈对自己的照顾。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我让学生给妈妈做一张贺卡,借此讲解贺卡的制作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情感教育。
美术课上进行爱心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达到育人目的,只有把美术教学与爱心教育相结合,把育人放在首位,做到有情感地渗透、感染,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启迪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