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15-10-27  |  点击:  |  栏目:现代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2.掌握胶体的特性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胶体的学习中学会能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散系的分类原则、胶体的性质、应用及制备。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展示夏日清晨的一缕缕阳光、展示电影院投影的光柱,夜晚城市高楼转动的绿色激光束等等,这是什么现象?什么情况下才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学生根据预习回答胶体)那胶体属于什么呢? 
   【板书】分散系及其分类 
   (学生阅读课本,学习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概念并了解分散系的9种组合方式) 
   1.分散系的分类 
   (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常规列表比较: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外观特征、稳定性、是否有丁达尔效应、能否透过滤纸及半透膜等,表格内容完成采用边学边完成) 
   2.胶体的性质 
   【实验探究】分小组完成课本科学探究内容,观察实验现象,阅读课本理解丁达尔现象。 
   (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为后续分析做好铺垫,通过实验继续完成表格并探究以下内容) 
   (1)丁达尔效应 
   【探究】如何分离浊液与胶体?如何分离溶液与胶体?用什么方法区别溶液和胶体? 
   答:用过滤法可分离胶体和浊液,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用渗析法可以分离溶液和胶体,原因是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透过。可以通过丁达尔效应来区别溶液与胶体。 
   【探究】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为什么胶体具有介稳性?(学生阅读科学视野部分回答) 
   答:布朗运动是胶体能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同一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彼此相互排斥,不易凝聚,这是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2)布朗运动 
   (3)电泳 
   【探究】刚才在制备Fe(OH)3胶体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并不是很成功,而是产生了红褐色的沉淀,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总结、教师引导) 
   (4)胶体的聚沉 
   (教师将课前制备好的Fe(OH)3胶体分成5份,第一份不做处理,第二份加热,,第三份滴入NaCl溶液,第四份滴入土壤胶体,第五份滴入稀硫酸,通过实验现象总结胶体聚沉的原因。) 
   【探究】从胶体的聚沉原因对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成功应注意哪些细节? 
   答:只能用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加热至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不可以用玻璃棒搅拌;FeCl3溶液不能滴入过多。 
   3.胶体的应用 
   (列举常见的胶体的应用,并让学生想想什么原因。) 
   【课堂练习】略 
   【课后作业】自己拍摄或电影裁图等方式,制作《美丽的丁达尔效应图展》。 
   【教学反思】 
   整节课感觉比较流畅,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反思整个过程的设计及实施,认为有几处亮点。 
   1.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 
   2.探究内容层层推进,步步加深,有助于学生理解更深层原因。 
   3.通过胶体制备的成功与失败总结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导致胶体聚沉的原因。 
   4.布置开放性作业,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丁达尔效应的理解和辨别,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关文章:
  • 1 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实践分析
  • 3 如何合理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 4 浅谈中职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5 自行车就是一本有趣的物理“教材”
  • 6 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研究
  • 7 探讨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8 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探索
  • 9 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 10 谈中学物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几点看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